“自治”带来“三变” 人居环境换新颜
刘渡镇庆丰村长期以来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此项工作在上级历次考核中也都名列前茅,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充分调动了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群众“自治”后,观念也在渐渐发生变化。
荒地变菜地。庆丰村约有2/3的村民长期不在家,这些农户房前屋后自然就变成了荒地无人打理,红星自然村人居环境理事会经过商议,在征得户主同意后,发动周边农户在这些荒地种上玉米等农作物和蔬菜,既美化了人居环境,又保留了农村原汁原味的风貌。这项做法目前在全村得到了推广,群众纷纷效仿。
杂草变花草。在之前的人居环境整治中,村里在杂草处理上花了不少心思,除草剂治标不治本,杂草“春风吹又生”,还对土壤和空气产生了污染。二房自然村部分村民将杂草连根清理后,在原地撒上花籽,其他村民受到启发,纷纷在自家门口种上花草树木,一段时间过后,杂草丛生的问题解决了,取而代之的是村内随处可见的姹紫嫣红的景象。二房自然村被评为2019年安徽省“森林村庄”后,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持续高涨。
散养变圈养。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之前,庆丰村内随处可见散养的鸡鸭鹅,这些家禽的粪便严重影响了村庄环境,家禽在村道上“闲逛”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加上村内一些党员和群众的示范带动,村民们基本上都认识到家禽圈养的好处,自觉在自家周边建起了围栏,家禽圈养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好习惯,现在道路上变得干净整洁了,村民们还开玩笑地说“家里鸡鸭鹅的觉悟也提高了,不愿意到处跑了”。
今年是全面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更是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历史转折点,恰逢新生中心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现在的庆丰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了热门话题,从党员干部到群众,全村上下积极行动。以上“三变”只是一个开始,相信通过党员干部努力和群众自发参与,庆丰村村容村貌必将换新颜。(蒋昌军)
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