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一品楼九品论坛官网,全国约茶资料,300一晚同城约茶

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正文

【洪巷镇】繁荣乡村文化 启动振兴引擎

2021-01-04 17:20:06

image.png

image.png

  深冬暧阳、蓝天白云,小桥流水、凉亭竹椅,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健身器材崭新丰富,文化墙鲜艳醒目,文化广场宽敞整洁……1月4日,走进洪巷镇卫国村,一派恬静悠闲的美丽乡村画面映入眼帘。卫国村现有人口3650人,村民以王姓为主,位于G347和S233联结处,将成为无为市西南四镇的交通枢纽。近年来,卫国村顺势而为,紧抓无为市创建省级、国家级文明城市的重要契机,扎实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引领乡村振兴,让卫国村不仅“面子”美,“里子”更美。

  掏出“家底子” 完善文化设施建设

  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坚定文化自信,一张蓝图绘到底,先后投入100余万元,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动员村民参与,兴建了占地约320余平米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000余平米的村文化广场、100余平米配有大型LED屏幕的百姓大舞台,将王氏宗祠改建成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健全健身器材,配齐功能室,完善设施设备。安排专人管理,常年免费开放,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提升“内瓤子” 充实文化活动内容

  村“两委”团结协作、细化分工,充分利用“青年人点子多、干劲足,老干部善管理、能组织”的特点,发挥各自优势,攻坚克难,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行“文化卫国、文明卫国、健康卫国”行动。邀请市镇农技人员到村开展自种自养实用技术培训,让村民掌握更多的种养植新知识及相关政策,提升了村民的科技素质。每周定期开放村农家书屋,推动新兴阅读和传统阅读相互促进,全面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号召村民积极参与阅读活动,从书中获取知识、汲取智慧、启迪心智。在每年重要节假日,举办“振兴卫国”茶话会,邀请脱贫标兵、乡贤、致富能人、返乡成功人士等,围绕卫国的建设发展畅谈,通过学习先进思想,分享致富经验,为卫国村的振兴出谋划策。

  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首的文化理事会,挖掘“好家风好家训”、制定村规民约,利用“媒体+”广泛宣传,不仅营造了“诚”“孝”“俭”“勤”“和”的社会新风气,还激发了广大村民建设家乡的强大内生动力。积极开展“文明户”、“好婆媳”、“优秀党员”、“最美庭院”等评选表彰宣传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丰富和拓展“文明卫国”内涵,涌现出像“芜湖好人”王国安、王玉珍等先进典型,引领村风、民风不断向上、向好发展。

  充分利用村文化活动中心(王氏宗祠)的强大硬件设施,在每年春节前,举行“ 翰墨飘香暖民心”活动,为村民送上“乡土书法家”现场书写的春联,送去新春祝福,弘扬传统文化。积极与上级文化部门联系,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免费享受精彩“文化大餐”,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座昔日烟雾缭绕的农村祠堂,现在已成为村民的文化乐园。

  举办拔河、象棋、乒乓球、卜克牌比赛及广场舞展演等“健康卫国”文体活动,让老百姓亲身感受、亲自参与,分享当下新时代新型农民的新感受,每年都举办,每年都创新,群众都欢喜,现在已成为卫国村文化活动的一个品牌,参与人员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既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又增强农村凝聚力,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质,营造了农村现代文化氛围。

  紧握“旗杆子” 把文化发展方向

  “乡建塑形、文化塑魂”。卫国村定期召开党群大会,突出抓好思想意识形态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党群坚定理想信念、追求先进文化?;汲闪⒘舜寮豆匦母九帷⑾笃逍?、钓鱼协会、广场舞协会、健身协会等组织,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方向。

  结出“金果子” 文化工作硕果飘香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卫国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让更多的人提升了文化素养,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化之美、让更多的人感受文化的力量,让更多的人知晓卫国村,文化工作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卫国村先后被CCTV-2、CCTV-1、人民网报道,被安徽省级媒体数次宣传。卫国村先后荣获无为市“先进党支部”,芜湖市“标准化人民调解委员会”,“安徽省美好乡村”、“芜湖市乡风文明村”、无为市“脱贫攻坚先进村”等称号。卫国村现今如此和谐,源于用热情播散的文化种子,用挚爱书写的文化画卷,用精心雕琢的文化场景。


责任编辑: 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