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洪巷镇 守护碧水清流 擦亮生态底色
绿草茵茵、清流哗哗,野鸭戏水、居民闲钓。3月16日,春雨霏霏,走进洪巷镇罗山中心村,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映入眼帘。近年来,洪巷镇聚焦短板,高位规划、严标准建设、全覆盖推进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
广泛宣传,凝聚合力。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涉及千家万户,洪巷镇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广泛宣传相关政策和设计方案,充分征求意见建议,争取群众最大的理解支持,并号召群众主动参与、勇于监督、倡树文明。在管网入户前及管网铺设过程中,组织技术人员、镇村干部深入现场踏勘,协调解决问题,获得群众认可和同意,打通管网入户“最后一百米。
治理破题,全力推进。
“以前,污水都是通过明渠或暗渠直接排放,一条条排水沟臭气熏天,一到夏天,蚊蝇滋生,气味难闻,路人捂鼻急行。如今,居民沿渠散步,好不惬意?!本用窈榇蟛钣懈写サ厮?。乡镇污水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任务重、难度大。洪巷镇成立了以镇长为首的污水治理指挥部,制定详细方案,选择切实可行的污水处理技术,坚持集中与分散、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分类梯次推进污水治理。从破解难点入手,以中心村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完善保障、督察推进、强化监管”的方针,狠抓落实,将治污工程切切实实地做成民心工程。
建管并驱,高效运行。
“镇污水处理终端日处理污水300吨,居民的生活污水通过管网自流,首先进入到格栅池过滤,再流入调节池,最后经过消毒器注入清水池;污水经过预处理、二级处理、三级深度处理后,得到一级A+的标准,可以用来灌溉农田及补充西河水流。”一名技术人员介绍道。洪巷镇积极探索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运用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微生物滤池等技术,建设及运行成本较低,在保障微生物滤床对水体净化和修复的同时,也保持了与周边生态系统相协调。并将污水治理工作与美丽集镇、美丽乡村建设及改水、改厕、垃圾治理工作相衔接,推广使用规范的三格式化粪池,按照“黑水”、“灰水”分治的原则做好污水管网的收集。聚力寻求长效管理机制,为村民打造美好的生活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确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徐小松)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