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一品楼九品论坛官网,全国约茶资料,300一晚同城约茶

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正文

姚沟镇太白村:突破资源困境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托起强村富民“太白梦”

2022-07-14 08:30:36

  7月13日,随着最后一批由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订购的玉米装车发货,姚沟镇太白村江洲怡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今年试种的2亩鲜食玉米700余盒已销售一空。

图片4.png

因地制宜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突破资源困境

  太白村位于无为市姚沟镇西南5公里处,长江之滨,皖江中段,四面环水,是一个洲型行政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本应使太白村成为鱼米之乡,但太白村在乡村振兴发展中遇到了诸多困难。随着环保督察力度的加强,以及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的全面启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对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交通不便、产业发展受限、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等因素对太白村的发展形成困扰。

  由党组织来领办合作社,这是个新鲜事物,如何让群众理解、加入合作社,放心把土地交给党支部,是今年太白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洪麾考虑的头等大事。“这是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咱几个在支部,得带头,让老百姓看到党支部的决心。”洪麾说道。在驻村工作队推动下,“两委”人员带头入了股。党支部还重点选择了8个种粮大户,动员他们将自家的土地入股到合作社。重点带动监测户、脱贫户加入合作社,增加他们的收入。“二表爷,你算算一亩地能挣多少钱?种玉米、小麦,除了化肥农药成本不说,遇上干旱天,一家一户单干,你连水都浇不上。以后要是流转给合作社,最起码300元土地保底收入是赚手里的,浇地施肥也不用你操心,你也继续可以在合作社打工,地还是你的,到时候还有分红,不比你以前强?”村总支书记刘昆昆反复做其二表爷赵益新的工作。

  群众入社兴趣浓厚,第八批驻村工作队、村党支部趁热打铁召开了合作社成员大会,就股权、收益和土地资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村集体以土地、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入股,占股51%,村民以土地、现金入股,占股49%。2022年6月,无为市太白村江洲怡园生态农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太白村土地流转率高达95%。

图片5.png

产业转型 走绿色发展新路径

  靠水为生的太白人,世世代代以打渔和农耕为主,但随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的全面启动,原先的渔民转变为了护渔员,而土地“非粮化”的政策下,太白的土地上只能种粮食作物。既然限定了产业的发展方向,那么要想发展集体经济,为村民增收,那么在对产业结构调整就尤其重要,太白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和种植大户创新农业种植模式,发展特色农业,改变村容村貌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今年3月,在第八批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带领村“两委”干部、合作社成员、种粮大户,学习调研集体经济较好村庄的发展思路和经验、赴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引进先进3大类8个品种进行试种。刚上市的2亩鲜食玉米,通过育种、控制化肥使用、不使用农药以及江苏省农科院粮食研究所专家技术上支持,使得原先太白村的玉米按“斤”卖,变成了按“根”卖。依托太白村长江淡水豚?;で攀啤⒊そ坝妗蔽幕?,创造太白村“豚豚”品牌,打造绿色生态农产品产业园。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依托,形成品牌、带动就业,促进村民增产增收,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图片6.png

支部引领 闯出新天地

  今年,太白村成立了的江洲怡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用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采取村集体+村民的运营模式,通过股份合作、规模经营、抱团发展的方式,让群众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归属感、幸福感。合作社依托乡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传统农耕文化资源和生态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太白地域特色和特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就刚销售一空的鲜食米来说,产生了1+1大于2的效果,形成了五方共赢的局面。一是种植户一亩去除种子、人工、土地租金、化肥等成本,一季玉米收入为1100元。二是带动人员就业,在管理、施肥、采摘等方面,雇佣监测户、脱贫户、低收入农民就业,每人半天可收入150元,大大巩固了太白村脱贫攻坚成果,带动了这些群体人员增收。三是通过预定销售、团购购买,现采现摘现发货,使得消费者当日就能品尝到最新鲜、品质最好且远低于市场价的农产品。四是使村集体经济大幅增加,两亩鲜食玉米一季,为村集体经济净增收近5000元。五是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使驻村工作队、村党总支在群众中的满意度大幅增加,党支部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进乡村振兴,是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虽然太白村的道路交通有些许限制,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村富民“太白梦”,太白人始终充满着热情和信心?。ú艹浚?/p>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