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走出强村富民新路径
图为关河沿山合作社赴马鞍山无为商会交流共建
2022年以来,蜀山镇把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聚焦责任落实、宣传发动、示范带动,全力推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立运营,较好地解决了村集体穷、支部弱、群众散等现实问题,实现了“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土地提效益、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多方共赢。
聚焦责任落实,明确任务强推进。镇级层面,成立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专班,党委会定期调度工作进展;落实“一线工作法”,镇党委书记带头进村,指导帮助各村分析产业特点,明确发展路径;走出去“充电储能”,组织业务分管同志、选派“第一书记”及试点村总支部书记先后赴泰州、天津、烟台、南陵、繁昌等地学习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先进经验,积极探寻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组建方法和经营模式。村级层面,发动“领头雁”村先行先试,鼓励他们探索形成可复制借鉴的经营模式;倡导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合作社理事长,进一步强化支部班子的核心地位,压实主体责任;注重发动号召村内党员,尤其是其中的致富能人加入合作社,扩大合作社的影响力和经营服务覆盖面。
聚焦宣传发动,规范流程明思路。蜀山镇试点村(关河村、石岗村)通过召开党员会议、入户宣传走访等形式对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进行宣传发动,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同群众算经济账、明白账,使群众对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有全面的认识。在镇党委统一指导下,整合组织、经发办、农经站等部门力量开辟“绿色通道”,成立“顾问团”送学入村,从召开会议酝酿、形成初步方案、通过重大事项、召开成立大会、登记注册运营等各个环节进行跟踪指导,帮助各村党支部制定合作社章程、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既确保各村党支部准确掌握,又保障社员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关河村沿山种植养殖合作社社员共有82人,其中普通村民74人占90.2%,村集体经济持股61%;目前共承接7个项目工程,正在实施4个,总投资234.35万元。石岗村共赢农业专业合作社于2022年4月13日注册成立,社员共有67人,其中普通村民59人占88%,村集体经济持股65.5%;目前共承接3个项目工程,正在实施1个,总投资12万元。
聚焦示范带动,因村制宜巧施策。一是选择“第一书记”村率先突破。借助“第一书记”优势,指导任职村找准路子,快速推进,蜀山镇关河村在市派“第一书记”指导下,立足关河沿山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种植养殖大户+贫困户”的运行模式率先试行,2021年被确定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试点村,同时统筹扶贫资金建设茶厂加工厂房、电商中心,进一步扩大茶厂加工销售产业规模。截至2021年底,合作社共销售农副产品总金额达450万元,实现利润51.23万元,带动农户增收61.83万元,其中务工收入14.3万元,22户,户均6500元;销售农副产品增收10.23万元,45户,户均2273元;利润分红37.3万元,121户,户均3082元。二是选择产业基础较好的村重点突破。蜀山镇石岗村成立了农民自己的合作社—共赢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将各家各户的农副产品集中起来,将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按照市场需求引导农民有序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树立石岗优质农副产品的品牌效应,主要进行优质稻米、优质粉丝、优质禽蛋、优质果蔬的规模生产销售,经过努力石岗村绿色产品小有名气。2019年石岗村集体经济收入15.5万元,2020年村集体总收入达78.37万元,实现了全部脱贫。2021年村集体总收入达80.97万元,石岗集体经济终于迎来了转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其他村(社区),统一建立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信息统计台账,全面掌握领办类型和运营模式,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确保实现“建好一个党支部,办好一个合作社,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群众”的目标。(通讯员 周琴)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