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洪巷镇:爱心助学 情暧革命老区
秋雨送凉爽,丹桂两芬芳。8月26日上午,芜湖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携爱心企业人士一行10余人,赶到革命老区洪巷镇开展“情系老区,爱心助学”活动。
图为向姥山村捐赠资助金
戴尉华一行首先来到姥山村,向鲁菲等28名困境学生,共发放了3.04万元资助金,其中小学生500元/人、高中生800元/人、大学生1300元/人、研究生1800元/人。资助现场学生及家长笑逐颜开,气氛热烈,阵阵掌声飞出窗外,清脆而悦耳!捐助企业安徽酒香四溢酒业贸易有限公司经理彭军,结合自己的求学与创业经历,勉励同学们勤奋学习、立志成才,胸怀感恩,建设家乡,报效国家;并希望有更多企业参与到爱心助学行动中,为红五区困境学生,搭建起一座圆梦桥梁。受赠学生代表,合肥师范学院大三学生鲁菲,在发言中不无感激地说:“在这个人人能奋斗,奋斗有意义的时代,每个学生都拥有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遇;我们一定要自立自强,发奋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成绩回馈关爱,用真情传递爱心,用行动报效祖国?!?/p>
图为向仁泉小学捐赠书包
随后,戴尉华一行来到了仁泉小学,开展新学期、捐赠新书包活动,共向仁泉小学100余名小学生,每人赠送了一个印有“红色五区、精神赓续”的书包。戴尉华在捐赠仪式上,深情回顾了自己的父亲,现年96岁的新四军老战士戴祠的革命经历。戴祠13岁参军,成为新四军七师19旅56团侦察连的一名“小兵张嘎”,送情报、抓奸细、购药品、察敌情,多次往返于沦陷区,履险蹈危。有一次被日军从土桥一直追赶至练溪境内,得一老乡帮忙,藏于地窖中而幸免,然而该老乡十几岁的儿子被日军抓捕而杀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和父亲戴祠多次寻找这位老乡,苦于无果,这也成为他父亲至今都解不开的心结。戴尉华最后寄语广大学生“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p>
仁泉小学始建于1933年3月15日,由戴安澜的叔父,爱国开明人士戴端甫私资创建,当时的教师队伍中有任惠群等多名中共地下党员,具有浓厚的革命传统文化底蕴,培育了大量对国家、对社会具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仁泉小学校长梅荣兵在致辞中,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表示学校全体师生将握紧历史接力棒,把红五区的好精神、好传统、好作风传承下去,奋力振兴乡村教育。(通讯员 徐小松)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