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一品楼九品论坛官网,全国约茶资料,300一晚同城约茶

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正文

无城镇开展“牵手科普 精彩无城”系列科普活动

2022-09-27 08:56:24

  无城镇积极响应“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号召,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各类特色科普活动,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全民普及科学知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政府高效统筹协调,科协密切协作配合。无城镇政府高度重视此次“全国科普日活动”,贯彻系统理念,坚持统筹协调,通过实际调研,并结合我镇真实情况和切实需求,聚焦公众所需所盼,围绕基层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着力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信息技术、科学教育、人文历史等方面,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在各村、社区开展了贴近群众且富有实效的科普活动,力求做到树立科普理念、倡导科学方法、激发创新活力、厚植科技沃土,并在全社会营造爱党爱国、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平安建设防诈骗,面向群众广宣传。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居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无城镇城东社区在濡须书院活动室开展平安建设集中宣传科普活动。科普活动现场,通过悬挂横幅、现场咨询解答、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反邪教、扫黑除恶、养老诈骗、电信诈骗等平安建设知识,帮助群众准确识别各类诈骗现象类型,动员大家积极检举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线索。此次科普宣传活动提升了群众对平安建设的认知感和满意度,让广大居民共同参与到平安建设工作中。

  绿色环保你我他,低碳生活靠大家。无城镇同心社区为宣传环保理念,做好“守护文明,你我共行”。倡导文明从我做起,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共享公共交通,文明养犬,垃圾分类,废物回收等。提倡市民逐步养成节能减排好习惯,提高居民文明素养。普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知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全民节能低碳宣传教育,倡导每个人都要积极承担生态环境?;ぴ鹑?。

  科技专家来帮扶,水产养殖困境。无城镇七广行政村与安徽省农科院对接,派遣科技特派团与七广村、无为雒河家庭农场签订科技帮扶协议,开展高效水产养殖技术培训,通过专家培训、讲解及现场教学,提高广大养殖户的水产养殖技术,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通过邀请安徽省农科院畜牧专家与七广行政村搭建服务平台,开展科技帮扶,帮助解决养殖技术难题,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和帮助更多养殖户走出困境,扩大发展。

  激发少年爱国情,勿忘国耻兴中华。为了铭记历史,让青少年群体更加了解九一八事变,体会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也为了鼓舞青少年学生能以史为鉴,努力开创未来。无城镇太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北城小学在学校操场上举行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纪念九一八事变活动。此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更应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树立正确阅读观,健康读物进校园。为增强学生们对盗版非法出版物危害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远离有害信息,金河社区开展“远离有害出版物 多读书读好书”扫黄打非护苗行动?;疃?,志愿者们通过发放“扫黄打非”、版权知识等宣传资料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扫黄打非”的重点内容及社会危害,以及现场还邀请了派出所民警讲解如何鉴别正版盗版出版物的方法,倡导大家“远离有害出版物,多读书读好书”,共同营造安全、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激发孩子求知欲,从小培养爱科学。为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掌握更加丰富的科普知识,无城镇金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辖区内大地幼儿园组织开展“大手牵小手 探索科学世界”为主题的科普活动?;疃?,老师们借助地球仪现场演示,深入浅出地向孩子们讲解太阳、地球、月亮的关系,以及地球公转、自转等相关知识。并且利用天文望远镜激发孩子们积极探索未知科学的兴趣,为孩子们打开奇妙的科学探索大门?;疃詈?,孩子们也向小伙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科学发现。通过这次科普活动,提高了孩子们对科学的认识,激发了他们探索求知的欲望。

  为了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无城镇在各村成立了共13支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11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受教育人数超过1100人,组织开展科普答题3万余次,发放科普宣传材料5000余份。

  此次活动深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通过科普日活动的开展,将弘扬科学家精神与激励爱国奋斗相结合,将聚焦乡村振兴与文明建设相融合,将深化文明实践与推动移风易俗相结合,将群众所需与科普助力“双减”相结合,将普及科学知识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紧密结合,努力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广大群众科学素质打下了基础。推动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是照亮民族未来的一盏明灯,只有坚持不懈走科学之路、创新之路,我们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一席之地。(席艳茹)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