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泥汊镇:让宜居村庄遍地开花
无为市泥汊镇高新大道路旁,许多村庄有着规整的菜园子、绿荫成行的道路以及宽敞的健身广场。这样分布在主干道沿线,利用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建成得村庄就是宜居村庄。一个个精致、美观的宜居村庄,让更多人健身锻炼、亲近自然有了好去处,成为老百姓的幸福乐园。
宜居村庄,需提升生活品质。小而多、小而美,小而精的宜居村庄,提升了农村的颜值,也体现着发展的气质、生活的品质。从农村发展规划的角度来看,这些村庄以前大多是“点空间”,往往在农村中处于不起眼的位置。然而,通过改造建设,宜居村庄优化了农村空间结构、完善农村服务功能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从村角的绿地景观,到房屋建的小菜园,再到广场里的健身区域,就近布局,集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为人们在家门口拥抱“诗和远方”提供更多可能。
宜居村庄,需“精雕细琢”。见缝插“绿”建设宜居村庄,也是在见缝插针改善农村环境,努力实现乡村振兴。在皂河三星中心村,宜居村庄不仅让当地卫生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而且为附近村民增加了配套活动设施;在日新邢村中心村,宜居村庄建设注重融入当地的红色文化,以“邢朝庆纪念馆”为主题的宜居村庄成为当地地标,集休闲游览和文化体验于一身。实践证明,让宜居村庄遍地开花不能只是简单修饰,而要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强调历史人文、原有地形地貌等前提下的“精雕细琢”。
宜居村庄,需长效机制。如何让宜居村庄得到可持续的管理维护,从“增绿”变“常绿”,是各村必须面对的治理课题。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相关服务,可以解决好长期村庄的管护难题,也可以组建专门志愿者服务队伍,努力形成长效机制……可见,愿意在建设上费心思、在维护上下功夫,家乡就能长久发挥绿化、休闲的服务功能。
乡村建设,要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需要顺势而为的设计、与时俱进的改造和多方共建共管的努力,才能家乡生活更绿更美。(刘鑫)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