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一品楼九品论坛官网,全国约茶资料,300一晚同城约茶

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正文

无为市蜀山镇关河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铺就”乡村致富路

2022-12-16 09:15:33

    开发系列农产品、注册商标、申请绿色食品认证、种产销一体化、电商运营……这一系列“高端”操作在无为市蜀山镇关河村已全部实现。短短五年时间,边陲小村关河的村集体收入由2017年刚起步时的10.14万元增长为2021年的131.25万元,预计2022年有望突破200万元,“关河沿山”成为响彻无为、影响芜湖的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小小关河用五年时间成功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铺就”一条致富之路,党组织威信不断加强,村集体收入飞速发展,成为全市唯一一个经营性收入占主导的行政村。

  图为合作社前往村民家中收购新摘茶叶

  村党组织领办,将合作社“干起来”。经多次研究讨论,关河村于2017年开始尝试“党支部+种养殖大户+贫困户”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初期先由村党组织邀请本地种养殖大户开展试经营,村集体为承包大户提供多种便利,免三年租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后期转为共同经营并给予原经营户相应报酬。合作社发展稳定后,再带动监测户、低收入农户上车,尽可能帮助抗风险能力较低的村民规避风险、提高收入。村“两委”研究确立合作社相关章程、制度,并根据合作社发展实情适时修订,推行“7+2+1”分配制,即:70%收益按股比进行分红,反哺股东;20%收益留存村集体发展和应急备用,保障集体经济行稳致远;10%收益设置为管理人员奖励资金,鼓励管理层保持工作积极性。几年来,“党支部+”模式持续发力,推动关河合作社不断发展,该模式已成为周边其他村(社区)发展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经典示范。

  三级政府支持,助合作社“大起来”。关河村“自力更生”发展合作社得到了芜湖市、无为市、蜀山镇三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作为帮扶单位,对口帮助关河村引进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目前已帮助关河争取各项资金超1000万元,有力推进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无为市2018年选派第七批干部一人入驻关河村(现已工作三年满并返回原单位)、2021年选派第八批干部三人、2022年蜀山镇下派一名选调生,上级政府不断输送新生力量,使得关河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大幅提升。在上级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关河合作社近年来共开发9个系列农产品12个、注册商标5个、申请绿色食品认证1个,不断丰富农产品种类,提升农产品质量。同时,关河村根据相关规范要求,今年已向蜀山镇农村公益性项目库承接项目5个,包括行政村境内的道路绿化、河塘清淤等工程,预计工程收益30万元。

  图为村党总支书记、驻村工作队在巢湖市三瓜公社学习电商运营知识

  积极学习调整,让合作社“强起来”。为提升基础产能,合作社对主要农产品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拥有茶叶基地1310亩、山芋基地800余亩,后期将增加土地流转,扩大茶叶基地至2300亩、山芋基地至1000亩,适当扩大山核桃、枇杷基地。新建茶叶加工厂房670平方米,改造粉丝加工厂房210平方米购置整套茶叶及粉丝加工设备,进一步提高对农产品的加工能力。除本土茶种“关河野生茶”外,合作社引进“龙井43号”并带头种植400亩,免费发放给村民10万棵,拓展合作社茶叶品种,改善茶叶品质,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关河村党总支书记前后多次参加上级政府组织的外出学习,对省内外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的工作开展、产业发展、特色打造等方面进行学习研究,带回先进做法并力图结合关河实际打开新的发展思路。目前关河村正在稳定“一产”、扩大“二产”、挖掘“三产”,通过三产融合助力合作社发展更上一层楼。

  五年时间,集体收入从无到有、村合作社从小到大、村党总支由弱到强、村民收入由少到多,关河村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创造了一个“奇迹”。未来,关河村将继续开拓进取、守正创新,发挥自身“领头雁”作用,带动周边村落联动发展,进一步做大合作社、做强村集体经济,与万千奋斗者们一起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通讯员 仇杰)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