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洪巷镇:深耕稻渔混养奏响振兴乐章
产业兴旺是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洪巷镇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产业兴镇”发展思路,聚焦自身短板薄弱环节,依托良好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提高土地利用率,稳定粮食产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狠抓组织,推动转型升级。该镇坚持走有机、绿色的产业发展道路,成立由镇长、分管副镇长以及农服中心、自然资源所、水利站、市监所、13个村(社区)负责人等组成的稻渔混养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细化分工,夯实责任,明确各部门和单位的各自职责,定期召开推进会、汇报会、协调会,制定奖励措施,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稻渔混养。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助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迅速发展,着力打造“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的产业格局,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狠抓宣传,激发内生动力。该镇采取“线上+线下”的“立体化”宣传模式,通过微信群、村广播、宣传车、LED电子屏、手机短信、镇村会议、志愿者入户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与技术、产业奖补政策、种养殖大户的典型经验以及《关于推进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不断提升农户发展稻渔混养产业的主体意识,激发广大村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以前仅靠种田收入少,家里生计难以维持,就出去打工了。现在发展‘渔稻共作’模式,亩均收益增加了3倍以上,今年我流转了30多亩土地养龙虾、种水稻。”青岗村白梅自然村村民李勤说。
狠抓指导,强化科技支撑。“稻渔混养有‘稻+虾’‘稻+鱼’‘稻+蟹’等形式,稻鱼可摄食稻田里的虫子、杂草、有机饵料,其排泄物经腐化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既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又提高了稻米的品质。”近日,该镇邀请市水产专家对100余名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系统化培训,重点围绕《新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与技术》课程,详细讲解了养殖方式、典型模式、养殖特点和发展趋势等,同时传授了选苗、水质把控、饲料投喂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并常态化组织市镇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农民的种养殖能力和技术。
截至目前,全镇已发展稻渔综合种养1.27万亩,形成了以香勤生态农业公司、双丰北广圩稻渔种养基地、宝金现代农业公司、联合福星莲藕种植合作社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种养殖大户100余户,稻渔综合种养已初具规模,并呈现良好发展趋势。(王梦文)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