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洪巷镇:完善基础设施 筑牢振兴根基
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洪巷镇党委政府坚持民生至上的发展理念,把改善基础设施、增进百姓福祉作为重中之重,立足镇情实际,坚决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完善交通、水利、文化等基础设施,着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秀美乡村,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聚焦交通,方便群众出行。一路通,百业兴。结合本镇地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需求,按照“交通+”融合发展的思路,推动农业产业、特色资源等深度融合。该镇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谋划,为全镇道路建设绘好“路线图”。仅2022年就投资350万元建设2.2公里罗山村双车道、投资300万元建设5.4公里联网路、投资180万元建设道路安全防护工程,完成了G347和S233道路沿线绿化、洪巷街道和湖陇街道“白加黑”工程……既改善了交通条件,方便群众出行,又降低了运输成本,优化了投资条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力保障。
聚焦水利,服务农业生产。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渠道是百姓的“生命线”。该镇把水利设施建设作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仅2022年,就加固罗山村等8个村(社区)防洪堤防近12公里、清淤河道近6公里,投入900余万元改造升级谢家斗门站,投入30万元治理西河及郭公河河堤近20公里,投资29万元加固双丰村余桥段200余米滑坡,投入40余万元购置防汛抗旱仪器与设备,顺利完成龙泉村五联圩沟渠清淤和联合村石子岗抗旱泵站改造,进一步增强水利工程设施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聚焦文化,丰富精神生活。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石。该镇严格按照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渠道通畅、形式灵活的要求,深入推进镇文化站、农民文化乐园、文化广场、村史馆、少年宫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2022年,成功举办戴安澜殉国八十周年纪念活动、芜湖市文化研究会红色旅游专题研讨会;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成功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戴安澜故居荣获安徽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称号;多次邀请芜湖市新四军研究会来镇调研、研讨、指导,挖掘皖江五区抗战遗址遗迹等红色资源,将红色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推进?;罱ň巯推教ǎ韵缜?、乡愁为纽带,充分发挥乡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头雁”作用。(通讯员徐小松)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