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蜀山镇:以“四抓”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四有”
近年来,无为市蜀山镇党委坚持“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模式,以党委谋划、宣传动员、自查自纠、长效机制为抓手,全力推进镇域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蜀山镇塘埂自然村远景 吴耀兵/摄
抓党委谋划,贯彻落实“有效率”。一是成立工作专班。为集中统一领导,加大各村对人居环境整治的贯彻落实力度,蜀山镇党委特别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镇分管领导、镇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成成员。二是制定政策方案。先后制定《蜀山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与人居环境改善融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蜀山镇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坚持洁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一体推进,每月对各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并通报排名。三是设立专项经费。镇党委经研究,决定拨出两百万元作为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经费,用于保洁人员报酬、保洁设施更换、各村(社区)月度考核和年度总评奖励等资金。
抓宣传动员,思想认识“有提高”。一是定期统筹调度。蜀山镇每月初开展一次人居环境整治分析调度会,乡镇分工干部、各村党总支书记以及环卫工代表参会,会上公布各村人居环境整治月度排名,鼓励各村(社区)对比先进。二是丰富宣传方式。镇宣传部门坚持“线上+线下”宣传,充分利用公众号、微信群、LED大屏幕、宣传栏等多种资源,组建多层次、立体化宣传网络。三是引导群众参与。除开展人居环境治理专题宣讲活动外,蜀山镇多次组织镇村干部走进村民家中,以家常话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方针政策,了解群众所想所感,鼓励群众参与其中。
抓自查自纠,短板弱项“有提升”。一是村级全面自查。各村(社区)发动“两委”干部、后备干部、驻村工作队对本村人居环境开展常态化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二是各村随机互查。每季度组织一次村级互查活动,各村(社区)书记现场抽签确定互查对象,互查后由乡镇牵头召开研讨会,相互之间找差距、寻不足、补短板,促使互查活动既是查找问题,也是分享经验。三是镇级坚持巡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在镇域范围内开展不定期、不定点巡查,根据《蜀山镇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对各村(社区)赋分,作为村级人居环境排名的重要依据。
抓长效机制,环境治理“有成效”。一是人居环境显著改善。2023年以来,全镇已开展多轮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实现17个行政村(社区)、327个自然村全覆盖,累计清理积存垃圾2000余吨,清理河道沟渠10余公里,拆除乱搭乱建、无功能建筑28处。二是村居形象不断提升。全镇现已建成宜居村庄3个、在建3个,建成美丽乡村5个、在建3个,村庄建设重点区域实现“季度大变样、半年树形象、一年新气象”。三是村民反响持续向好。在党委统筹协调、干部持续推进、战果不断扩大等多种效果作用下,村民对人居环境整治的意识越来越强,参与热情越来越高,总体评价越来越好。
下一步,蜀山镇党委、政府将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力助推乡村振兴。(通讯员仇杰)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