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振兴“软”实力 助推乡村振兴“硬”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之中,文化振兴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和方法,也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之一。近年来,福渡镇充分发挥文化辐射带动作用,在丰富群众精神世界、拓展公共生活空间、促进社会有效治理上迈出坚定步伐。
注重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文化振兴设施。该镇以“1+10”模式积极打造1个悦渡书吧和10所农家书屋,以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统领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1个健身广场辐射10个15分钟健身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品读书香、体味文化、强健体魄,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同时,加强文化站、文化广场、综合文化中心等户外文化场所的建设,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其聚人气、传文明的积极作用。经过前期对农耕文化、渔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该镇建造了包括临江文化馆、黄金坝乡村振兴馆、周闸农耕馆、王村村史馆在内的一批底蕴深厚、风格鲜明的主题馆,设置农耕文化、乡风文明、榜样人物等专题,为群众带来别样的文化互动体验。
注重加强公共文化人才储备,保障文化振兴力量。该镇以镇村书记总抓、镇村文化专干负责具体业务的方式推进文化振兴镇村联动,积极召开专题调度会、座谈会、分享会统筹工作进度、明确工作分工,建立起一支本领过硬、素质较高的文化振兴工作队伍。通过走访摸排,该镇以宋先聆(芜湖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福渡镇书法家协会主席)、路增余(无为县诗词协会会员)、鲁修山(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等为核心成员,建立了文化振兴人才储备库,并帮助组建了书法协会、歌唱家协会、摄影协会等文艺组织,为人才之间交流合作牵线搭桥。同时,积极组建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注重挖掘说书人、木雕工等民间艺人,切实发挥乡村“文化带头人”的作用,传、帮、带一批农村文化文艺积极分子,通过开设文艺讲堂、组织青少年才艺展演、举办乡村广场舞大赛等方式汇聚各方人才、激发创作灵感,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文化人才交流活动近20场次,为文化振兴人才储备库新引进各类人才32名。
注重丰富公共文化形式内涵,保障文化振兴实效。该镇宣统室和文化站牵头开展“送戏曲进乡村”、文艺宣传轻骑兵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并注重结合信访宣传、暖民心宣传、反电诈宣传等专题创新节目编排、强化宣传效果,目前累计巡演128场。同时,线上线下相结合,依托安徽数字农家书屋、安徽文化云等数字平台以及农家书屋、王村学堂等文化场所开展“阅读100天”“芳菲谷雨节 相遇读书会” “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等专题阅读活动,让书香飘万家、经典永流传。此外,以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猜灯谜做花灯、包粽子制香囊、做月饼诵古诗等活动,厚植文化底蕴、传承民风民俗。为拓宽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该镇“春风·福渡”志愿者服务队聚焦乡村治理、普法宣传、关爱留守老人等课题,积极打造“钉”住乡愁、法治“?!蔽裢?、“夕阳入画”志愿服务品牌,确保志愿服务精准化、适切化、人性化。(通讯员 未雨婷)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