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泥汊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创造高质量发展优势
日前,《中国经济时报》刊登了《2023年全国千强镇研究成果发布》,发布了2023年度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泥汊镇入选全国前500强,位列382名。
据悉,《2023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由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报告指出,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和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系统构建了建制镇综合实力指数评价体系,以期通过发挥指标体系的引导功能,更好引导镇域走好新时代强镇富民之路。该报告以全国建制镇综合实力指数下设经济发展、创新活力、发展潜力、生态宜居、生活富裕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等进行评价。评价对象为具备中小城市特征的建制镇镇区,2023年全国千强镇评选侧重于综合实力评价,入选类别既包括工业强镇,也包括一些特色农业强镇和受都市圈辐射带动起来的科技强镇等等,考虑到数据可获性,目前尚未分类型进行评价,后续将探索根据规上工业产值规模大小分档进行评价。最后,在建立上述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数据可获性,对全国建制镇综合实力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得到全国千强镇榜单。
泥汊镇地处无为市东南部,区域面积123.5平方千米,人口7.1万,是“渡江第一船”始发地,曾先后荣获“安徽省文明村镇”“安徽省卫生县城(乡镇)”“中国中部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镇”等荣誉。
近年来,泥汊镇把握“情、实、效”主基调,聚焦重点工作,强力推进镇域经济社会提升,为高质量赶超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3年1-9月,实现财政收入2.9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2.25亿元,同比上涨23.6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2亿元,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0.46亿元;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零售额完成562万元;成功申报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大项目7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个。
聚焦主导产业,推动集群发展。细化企业核心产品及关键技术,围绕主导产业,瞄准高端“招大引强”,面向未来“招新引优”,强力攻坚“双招双引”,优化招商投资体制机制,推动镇域招商工作呈现新面貌、取得新成效。截至10月底,我镇主要负责人累计外出招商29天,拜访考察企业40家,在无接待企业20家。召开雁归座谈会3次,举办异地招商推介会1次。
强化以商招商,发挥“磁吸效应”。以商招商,以商聚商,充分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深化乡贤招商、资源招商、龙头企业招商、平台招商等招商模式。借助已入驻企业的信息渠道、商务渠道、人脉资源,调动企业参与招商、融入招商、共同招商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集聚效应和雁阵效应,实现产业优势向项目集群优势转变。今年以来,我镇已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53.96亿元。其中,安徽胜道农业投资5.5亿元年产5万吨预制菜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已投产,二期将继续建设50000立方标准化冷库。胜道5.5亿元的年产5万吨预制菜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庞皓1.3亿元年产5万吨高导铝合金导体项目,镁固1.3亿元的年产600万平方米镁竹防火材料项目,楚江20.86亿元的精品规格丝及小线升级项目、5亿元的年产4万吨高端细线升级项目,合无4亿元的江苏天合100MW渔光互补项目,中环10.5亿元的电缆铁路机车车辆高压电缆总成产品项目均已开工。
定准招商基调,优化产业布局。聚焦新材料、高端电线电缆等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全面提升产业集群水平。截至10月底,我镇上报有效招商线索33条,其中制造业26条、三产服务业6条、一二三产业融合1条,符合产业链招商规划的8条。
优化营商环境,跟踪破解难题。泥汊镇现有为企服务包保企业32家,其中市领导包保企业4家,镇平台内包保企业28家。由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助企专员及为企业服务包保联系员,对全镇“四上”企业、龙头企业等实行全覆盖联系服务。各助企专员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每月至少联系一次、每两月至少走访一次,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共同商讨发展目标,做到“六必问”(即问生产、问效益、问投资、问目标、问困难、问建议)。重点关注企业在政府协调支持方面的需求,积极收集企业的诉求意见,能现场协调解决的现场协调解决;现场无法协调解决的交由镇经发办,由镇经发办统一汇总转交市级行业专班或市营商部门办理。
下一步,泥汊将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镇村规划提升、绿美城乡建设、村容村貌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域土地整治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重要交通廊道沿线综合整治、培育打造一批示范典型等重点工作任务上下功夫,深层次把发展潜力和动能全面释放出来,开启泥汊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