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蜀山镇:人居环境“软实力”强化乡村振兴“硬支撑”
图为蜀山镇塘埂自然村 吴耀兵/摄
近年来,无为市蜀山镇坚持以高站位、高标准、高成效扎实推进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为打造蜀山镇新时代幸福新农村添砖加瓦。
以统筹谋划为前提。镇党委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来抓,制定并印发《蜀山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与人居环境改善融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乡镇领导干部联系包保到村、各村(社区)干部联系包保到组、村民组长与环卫工人共同负责的工作机制,坚持全局统筹、系统谋划、持续推进。结合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美丽乡村与宜居村庄建设等重点工作,制定《蜀山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与人居环境改善融合发展工作考核细则》,坚持“月度评分、季度评比、年度考核”机制,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各村(社区)年度重点工作之中,强化日常督导、强化结果运用。
以精准治理为基础。针对人居环境整治所具有的长期性、全局性、复杂性等特点,蜀山镇在治理方法上讲究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治理目标上追求梯次推进、全域提升。依据全镇17个村(社区)人居环境现状,划分出整治村、提升村、示范村三类,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治理提升。加强镇村两级道路建设,对主干道路实施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一体推进。加强对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公共活动场所、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的监测与管理,聚焦村组“卫生死角”“视野盲区”等,着力解决重点区域“脏乱差”问题,逐步实现整治村“净”、提升村“绿”、示范村“美”,推动全镇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以常态长效为根本。坚持“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出动、党群联动”机制,广泛发动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做好污水治理、垃圾清运等重点工作的日常监督。持续推动村规民约上墙,进一步发挥村规民约的规范约束与正向引导作用,2023年,全镇新增村规民约36幅。全力改善村民生活集中区的环境状况,鼓励符合条件的自然村积极申报和美乡村、宜居村庄等项目,截至目前,全镇共建成和美乡村6个、在建2个,建成“3.0版本”宜居村庄6个、“1.0版本”宜居村庄17个。以关河村新村省级和美乡村为试点,建立健全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兑换制度,依托积分兑换充分利用村内生活超市、农家书屋、健身活动室等场所资源,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以共治共享为关键。借助网络媒体、社交平台、横幅标语、活动宣讲等多种形式,建立“线上+线下”宣传矩阵,深入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唤醒广大党员群众自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党员群众主观能动性。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为基础,逐步扭转“干部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构建干部群众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人居环境整治新格局,2024年以来,镇党委积极发动各村(社区)党员群众开展多轮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对全镇327个自然村实现全覆盖。进一步放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群众榜样引领作用,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最美庭院”“五星文明户”等挖掘、选树及推荐工作,形成全民参与、全域整治的良好工作氛围。
下一步,蜀山镇将持续深入学习浙江省“千万工程”先进经验,不断夯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人居环境“软实力”强化乡村振兴“硬支撑”,努力绘就新时代和美乡村新画卷。(通讯员 仇杰)
责任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