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沟镇:用心提升服务 暖心安置群众
自6月下旬进入汛期来,长江水位快速上涨超江心洲14.00米保证水位。姚沟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执行无为市防指相关指令要求,按照“应转必转、应转早转、应转尽转”原则,集中转移安置104人。并以“三个提升”有力措施,保障安置点内运行安全有序、群众生活安稳。
提升服务意识,健全保障体系。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完善从转移到安置的保障体系,稳妥做好江心洲、外滩圩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人员保障。从镇机关、中心校、卫生院等职能部门抽调58名工作人员组建安置点工作专班,并成立由34名党员组成的临时党支部,有序做好转移人员接收、安置和日常服务等各项工作。完善物资储备,落实后勤保障。启用姚沟第一小学18间教室作为安置点,配齐100余套被褥、折叠床等个人生活物资,调配救护车1辆,储备应急药品等医疗物资,保证后勤物资的充足与适用性。同时安装1台热水锅炉、8台空调改善安置点群众生活条件。规范工作流程,落实制度保障。制定安置点管理制度,明确人员安置、物资配发、房间包保、晚间巡查、健康检查和环境消杀等方面职责和分工,执行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不间断保障安置点服务,确保安置点内运行安全、有序。
提升服务水平,细化工作举措。坚持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服务,做实做细各项工作举措,用心用情为汛期安置群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食宿保障安心。结合安置点60岁以上老人居多的现状,优化安置点饮食供应和住宿条件。实施三餐定时配送制度,提供“三减”健康饮食;悉心为每个安置房间配备热水瓶,24小时供应热水;向应急管理局申请发放300床空调被,防止夜间着凉。安全保障放心。在安置点启用前全面进行环境消杀,督促环卫公司每日早、中、晚三次清运垃圾,确保内部环境无异味、无蚊蝇滋生。2名驻点医护人员每天对安置人员进行血压测量,做好健康监测,掌握群众身体状况。文化保障舒心。组建4名成员的宣传小组,针对性地开展“保健品”诈骗、防灾减灾等宣传提醒。定时开放学校多媒体报告厅,组织开展观影、棋牌、广场舞等系列文体活动,丰富安置点内群众业余生活。
提升服务效率,解决民众需求。密切关注安置点群众的生活需求和思想动态,着力解决安置群众实际困难,让安置群众“安心度汛”。当好安置群众的“勤务员”。安置点大多数群众家中养有家禽,工作人员联系所在村安排包片干部定时进行喂养。定期做好转移群众家中日常通风、房屋查看,并将查看情况及时反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防止“回流”。当好安置群众的“跑腿员”。特别照顾老人、慢性病人等特殊群体,每日询问安置群众物品需求,由工作人员及时代为购买。如购买慢性病药品和个人生活用品等物资,减少因转移安置给群众带来的生活困扰问题,让安置点群众待得住。当好安置群众的“服务员”。联系社工人员开展社工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理发、剃须等便民服务。组织开展心理疏导和情感关怀,缓解大家焦虑情绪。对提出的合理需求,及时响应、尽快解决,让安置群众住得无怨言。(程京生)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