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镇: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提升党员教育质效
近年来,蜀山镇立足乡镇基层实际,积极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推动党员教育做新、做细、做好,切实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激活“动能链”,让基层党员学有所为。蜀山镇以基层党组织需求为导向,统筹安排好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和时间,灵活运用远程电教等设施及三尖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本地红色教育资源,切实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镇党委积极统筹谋划,基层党支部围绕一线实践促效能提升,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为契机,围绕农业指导、养老服务等重点工作,将资源力量整合在一线、为民服务开展在一线、问题困难解决在一线。截至目前,全镇17个村(社区)党支部、14个镇直属党支部累计开展“书记讲党课”、集中学习170余次、组织各类“我为群众办实事”及主题党日活动近百场。
延伸“组织链”,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紧跟新时代主题,蜀山镇强化“互联网+”和“党建+”思维,对本镇559名流动党员开展详细摸排,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实现管理全覆盖,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结合流动党员外出务工,流动性强等工学矛盾的实际,充分用好“学习强国”“无为先锋”等网络平台,活用流动党员微信群组建线上学习“课堂”,鼓励流动党员利用好零散时间、打破空间限制进行学习,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培训,经常性开展学习教育,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今年以来,通过线上平台常态化推送党的创新理论知识,相关惠民惠农政策等1100余条。
创新“服务链”,让退休党员学有所获。蜀山镇注重加强退休党员教育管理,确保退休党员“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支部结合实际制定学习计划,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开展“党课大家讲”鼓励退休党员进行学习交流。党委、政府落实好结对帮扶制度,在节假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一方面详细了解老党员、困难党员的生活情况,另一方面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学上门”。各村(社区)设立政策法规宣传、民事纠纷调解等多种志愿岗位,动员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党员、离任退休老干部结合自身特长进行选择,发挥自身余热积极参与基层治理。(通讯员 金铭)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