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串起“致富链” 振兴路上“甜”味浓
一个个大棚鳞次栉比,一排排葡萄架井然有序,一串串“阳光玫瑰”翠绿圆润。
白露刚过,无为市赫店镇黄墩村安徽兆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70余亩葡萄,迎来了一年中最绚烂的时刻——葡萄熟了。大棚里,挂满藤架的“阳光玫瑰”散发出馥郁的香甜气息,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从事特色农业种植更多的还是种情怀”
兆涌生态的负责人赵勇和30多名工人一起,忙着采摘葡萄并装箱?!敖衲昶咸训氖展壕勖拷?元,市场上要卖大约10元一斤。葡萄主要供应超市,销路不愁?!闭杂卤呙Ρ咚担徊还送飞系暮顾?。
赵勇是无为市泥汊镇人,原先从事的是建筑和园林工程并颇有建树。2022年,赵勇经黄墩村党总支书记钱扬荣的招引,来到黄墩村进行葡萄种植?!爸岳椿贫沾澹饕呛痛濉轿牡猛痘?,想法和理念都相似。回来从事特色农业种植更多的还是种情怀?!闭杂滤?。
赵勇并不是葡萄种植的“小白”。早在2016年,他还在搞园林建筑时,因工作需要他就开始小规模种植过葡萄。这次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特色种植上,就决定在黄墩村“重操旧业”大展拳脚?!傲髯?00亩荒地作基地,其中70亩用来种葡萄。”赵勇介绍,在品种选择上,经过考察他选择了颇受市场欢迎的“阳光玫瑰”,并从南京农科院引来了优质种苗。
阳光玫瑰葡萄“有点娇贵”,不单需要大棚种植,对技术、土壤、气候的要求也很高,“为了让种苗有个合适的家,我们下了大力气。葡萄园投入了大量的有机肥和稻壳用来改良土壤,包括大棚在内每亩投入资金达15万元?!闭杂滤?。
除了优良的土壤环境,阳光玫瑰葡萄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还需要高标准、精细化管理。赵勇和他的技术团队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并多次去上海、浙江等地考察学习。“为提高葡萄品质,我们采用大棚种植、滴灌+喷灌、套防虫袋等方式,种出来的葡萄个大、皮薄、味道好。”赵勇说,种葡萄是一门精细活,每个步骤很重要。3月下旬选芽定枝,5月疏花疏果,6月初修果形,然后杀菌套袋、施肥、剪枝,每一步都马虎不得。赵勇介绍,标准的“阳光玫瑰”有3个“18”,即果串长度约18厘米60颗上下,单果重约18克,葡萄的糖度约18度。
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自然的力量让人敬畏,如今年5月的大风让赵勇至今心有余悸。“风太大,大棚全被掀翻,仅此一项就损失了160万元?!闭杂掠行┮藕兜厮?,“可惜今年受天气的影响,葡萄的产量下滑。目前,葡萄亩产量为4000斤左右,如果天气给力,亩产量能达到6000斤。”
赵勇200亩的基地,除了葡萄种植外,还有桃园和鱼塘等,一年收入能达到200万元。
“我们村没有闲人”
赵勇来黄墩村种葡萄的引路人是村党总支书记钱扬荣。
曾在无城镇做商贸生意的钱扬荣,头脑灵活、思维缜密。自打回村出任村党总支书记后,他就一门心思地想着怎样让村民增收和壮大集体经济。钱扬荣的一大“爱好”,就是喜欢打听当地有哪些在外的能人,能否回乡发展、造福乡梓。赵勇就是被钱扬荣“发现”后,再三邀请下,决定来黄墩村发展的。
“黄墩属于丘陵地带,土壤适合经济作物的生长,是发展特色种植业的好地方?!鼻锶偎?,目前村里已经有8家企业入驻,主要从事猕猴桃、葡萄、冬桃、莲子等种植以及预制菜生产。
这些企业的入驻给黄墩村带来了众多就业岗位?!拔颐谴迕挥邢腥?,富余劳动力全部就业,连在外打工的青壮年,也都纷纷回乡,在家门口就业了?!鼻锶傩ψ潘?,村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壮大,从前些年全镇倒数的“落后生”跃升为“优秀生”——2022年被评为无为市村集体经济“十强村”;2023年村集体经济达474.6万元,纯收益153万元;今年有望突破500万元。
带着周围村民共同致富,也是赵勇投身特色农业种植的初衷。由于葡萄的养护和采摘需要大量人工,他的葡萄园里常年用工10人,用工高峰时有60—70人在葡萄园里忙碌。赵勇介绍道:“葡萄园里的工人都是附近村民,工作内容主要是采摘和平时的管护,比较轻松,每人每天能有100元的收入。”
包桂林是黄墩村村民,家就住在附近?!霸谡饫镒鍪?,不仅能增加收入,还方便照顾家里,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正在采摘葡萄的包桂林乐呵呵地说。
“我准备利用基地的现有设施,将种植业和现代休闲农业结合,努力打造农旅融合的田园观光综合体,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倍杂谖蠢垂婊?,赵勇信心十足。(记者 李扬 文/摄)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