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蜀山镇:文化振兴绘新篇 孝廉之乡焕新颜
作为远近闻名的“毛义故里 孝子之乡”,无为市蜀山镇关河村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孝廉传承。今年以来,蜀山镇联合关河村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孝廉文化,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深入挖掘整理,文化资源“有传承”。召集村内“五老”人员,对村落历史、民俗活动、名人乡贤等进行系统梳理和记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完善东汉时期“毛义捧檄 躬履逊让”、“卧冰求鲤 春茶冬发”、南宋时期“家和万事兴”等文化典故,不断擦亮“毛义故里 孝子之乡”的文化招牌。在全村范围内摸排评选“孝廉典范”,每月开展“毛公论坛”讲孝廉、选孝廉、学孝廉,讲好关河故事、传播孝廉佳话。
图为村民在孝廉文化馆参观关河村孝廉典范
加强场所建设,文化开展“有依托”。提升现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科普活动室、健身活动室、农家书屋、积分兑换超市等场所,完善各类场所规章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确保各类活动场所按时免费开放。对农家书屋软硬件进行全面提升,新增图书199本,推动农家书屋升级为乡村小型图书馆。结合村民分布情况,支持符合条件的自然村新建文化活动场所,配备文化活动基础设施。
图为小学生在科普活动室做光学成像实验
培育人才队伍,文化宣传“有骨干”。紧抓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契机,积极对接关河村及周边文化事业从业者和剧团赴关河村开展公益性文艺汇演,围绕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民俗节庆、文艺表演等活动,增强村民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热情。同时,通过举办小型培训班、交流会等方式,不断提高村民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逐步培养一批熟悉本地文化、热心于文化事业的骨干人才,为关河村文化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图为学生参与孝廉文化剧演出
突出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有创新”。用好“一约四会”,分批次、分类型在新风堂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引导广大村民破除“天价彩礼”、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人情来往攀比等陈规陋习,树好树牢新风尚。结合关河孝廉典故编排孝廉文化剧,邀请关河村学子及关河中心学校学生进行表演,同时,紧抓九月份中小学生开学契机,举办大型孝廉文化节日庆典,组织村内适龄学子在孝廉文化馆举办秋季“入学礼”活动。今年以来,关河村共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6场,组织孝廉文化剧表演4场,举办“入学礼”1场。
图为关河村秋季“入学礼”活动现场
下一步,关河村将继续秉持文化振兴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巨大价值,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关河添砖加瓦,让孝廉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通讯员 仇杰)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