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红庙镇:“三风”聚力 共铸文明和美乡村
近年来,无为市红庙镇紧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开展多彩文明实践正社风,培育优秀文明实践项目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淳民风,“三风”聚力,共铸文明和美乡村。
文明实践,齐心参与社风正。发挥“文明实践+”作用,架起社风文明“连心桥”,促进良好社风的形成。文明实践+理论宣讲,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综合利用“红色讲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等20个文明实践阵地,用主流价值教育浸润民心社风。文明实践+文化健身,增添精神生活新“趣”处。通过整合文明实践阵地、红色文化、文艺骨干人才资源,开展村级体育文化节、“五彩灯”、“挑花篮”、“鱼灯”民俗展演、“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等活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流动下沉,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趣有盼。文明实践+培育新风,弘扬时代新风貌。结合当地百年传统“红庙集”“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集中日”等重要节点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抵制大操大办陈规陋习、盲目攀比等不良社风,让文明节俭新风深入人心。2024年以来,红庙镇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36场,有效凝聚群众,正社风、树正气。
图为红庙镇开展“四史”主题宣传活动
项目培育,助老扶幼乡风美。点亮优秀文明实践项目“氛围灯”,带动一整片,建设美好乡风?!昂烀硌昂臁崩砺坌参拿魇导钅烤劢怪髁骷壑到逃?,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致力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情怀,让“红色文化”发挥出教化育人、凝心聚力的作用;“红庙护苗”关爱未成年人文明实践项目聚焦未成年人?;?,结合扫黄打非和思政教育,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清朗社会氛围;“乐享银龄”文明实践项目聚焦敬老助老,创新运用“村委+网格员+志愿者”三工联动的模式结对帮扶高龄老人,为老人提供“六助常陪四解”服务,获2024年无为市文明实践项目三等奖。2024年1月至11月,红庙镇3个文明实践项目累计提供服务3200余次,开展活动45场,坚持服务不下线,活动不断档,乡风持续美。
图为“红庙护苗”关爱未成年人文明实践项目开展“开学第一课”宣传活动
移风易俗,文明办事民风淳。三措并举,激起移风易俗“一池春水”,培育文明办事淳朴民风。一是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对修订的村规民约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家喻户晓。党员干部带头遵守村规民约,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向村(居)委会报备。横塘村村规民约获评省级优秀村规民约。二是“四会”组织成员履行监督评议职能。红白理事会劝导文明节俭办事,道德评议会评选先进典型,村民议事会议出幸福事,禁毒禁赌会“禁”出好风气。2024年,红庙镇7村1社区“四会”组织累计开展劝导文明办事和禁毒禁赌宣传活动108场,评选出“身边好人”“文明家庭”“五星文明户”等先进典型共计144位,参与村(社区)议事30余次。三是提供“新风”服务。完善对海云村、闸北村以及马泽村3个新风堂的管理,推出新风菜单,为村民操办红白喜事提供干净整洁场所和暖心便捷服务,节省办理酒席资金6.25万元,节约群众礼金6.2万元。通过久久为功,助推民风淳朴实现大变化。
图为红庙镇横塘村村规民约文化墙
民风相连成乡风,乡风相融汇社风,“三风”聚力促振兴。下一步,红庙镇将不断探索“三风”建设新模式,为文明和美乡村“铸魂”,绘就乡村振兴“村美人和”新画卷。(通讯员:孙世红)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