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涧镇:“三治融合”护航文明祭扫见实效
清明将至,在无为市石涧镇的田间山头,一支支佩戴红袖章的“防火巡逻队”正穿梭于林间小道,村头大喇叭循环播放着方言版《文明祭扫倡议书》……作为林业大镇,该镇将清明祭扫作为深化基层治理、推进乡风文明的重要切口,通过“三治融合”的实践路径,探索出一条传统习俗与现代治理相融共生的乡村善治新路。
自治固本,群防群治守青山。“以前上山烧纸,风一吹火星乱飞,整夜睡不着觉!”村民朱大爷感慨。针对以往清明祭扫引发的火灾隐患,该镇发挥“村民议事会”作用,组织20个村(社区)修订《村规民约》,将“禁烧纸钱、禁放鞭炮、禁塑祭品”写入条款,并成立由党员、乡贤、村民代表组成的“文明祭祀监督队”。将全镇划分12个防火大网格,组织护林员、民兵、志愿者每日巡山,在进山路口设置16个临时检查站,多年来清明期间实现“零火情”。
法治护航,多元联动保平安。镇平安法治办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应急环保站、林业站成立“清明平安专班”,推行“宣教+执法”双线治理。利用“村村响”广播、流动宣传车播放典型案例;司法所工作人员进村开展“以案说法”宣传活动,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殡葬管理条例》中违规用火的追责条款;镇应急环保站运用“蓝天卫士”监控系统,严查野外违规用火,对4起私自焚烧行为进行警示教育并处罚。同时,协调公交公司增开至太平山陵园“清明祭扫专线”,缓解山区道路拥堵压力。
德治润心,文化传承赋新意。该镇深入挖掘清明文化内涵,推动祭扫从“重祭品”向“重传承”转变。推广文明追思、绿色祭扫,用鲜花代替传统祭品,减少烧纸、燃放爆竹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针对外出务工群体,村级代办员帮助老人通过微信视频“云祭扫”,线上敬献虚拟贡品、留言追思超500人次。
从“烟火味”到“文明味”的乡村之变,该镇通过激发村民自治活力、筑牢法治底线、厚植德治底蕴,让传统习俗焕发新生。当一束鲜花取代纸钱飞扬,当家风传承替代铺张攀比,一幅“平安清明映乡野,文明新风润心田”的乡村治理画卷正徐徐展开。(周孝勇)
责任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