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桥镇:奏响环境整治“三部曲”,谱写美丽乡村新乐章
八月的严桥镇,远离城市喧嚣,处处浸润着田野的芬芳与生活的质朴。饱满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低语,枝头的果实悄然染上秋色,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清新气息,令人心旷神怡。走进无为市严桥镇福泉村花间小路生态园,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图景徐徐展开,宽阔平整的乡道村路延伸至远方,两侧绿树成行,枝叶在清风中沙沙作响;农家小院前,精心打理的小菜园、花圃生机盎然,月季、紫薇、木槿等花卉争奇斗艳,与整洁的屋舍相映成趣;清澈的塘坝水波粼粼,岸坡整洁,处处彰显着乡村的蓬勃活力与和谐之美。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打造干净整洁、舒适宜人、富有韵味的幸福家园,近日来,严桥镇持续发力、精准施策,以“全域动员、全面清理、全力提升”为目标,打响新一轮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奋力推动乡村面貌再焕新颜、再添亮色。
聚焦难点痛点,靶向攻坚“出重拳”
严桥镇坚持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并重,紧盯环境整治中的“硬骨头”和卫生死角。组织动员镇村干部、党员先锋、村民代表、志愿者以及环卫工人等多方力量,组成整治攻坚队伍。重点围绕镇村主干道沿线、村庄房前屋后、河道沟渠塘坝、田间地头、闲置空地等关键区域,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清理。集中力量攻坚陈年垃圾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黑臭水体等难点、堵点问题,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美化一处,确保整治无盲区、全覆盖、见实效,切实解决影响村容村貌的突出问题。累计清理各类垃圾杂物1988.75吨,清理村内沟渠22公里,塘沟17个,清理残垣断壁18处。

强化宣传引导,全民参与“谱和声”
环境整治,意识先行。严桥镇创新宣传形式,通过发放倡议书、悬挂宣传横幅、开设村级广播、组织“板凳会”以及利用村民微信群、公众号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高频次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先进典型。通过讲政策、晒成果、树榜样,有效激发广大群众“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管、自己护”的主人翁意识。在持续的宣传浸润下,村民从“站着看”转变为“主动干”,“门前三包”成为自觉行动,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维护公共区域整洁蔚然成风,“户户参与、人人动手、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日益形成,凝聚起改善人居环境的强大合力。

创新长效机制,久久为功“固成效”
整治易,保持难。为确保整治成果常态长效,严桥镇着力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常态化保洁+多元化监督”的长效管护机制,一是压实网格责任,细化三级职责。将管护责任落实到镇、村、组三级网格,确保具体路段、沟渠、片区责任到人,形成“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人有责”的管理格局。二是完善保洁体系,优化处置流程。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村民自觉维护庭院及周边环境。三是加强督查考评,强化督查机制。建立“日常巡查+集中考核”机制,定期通报进展,奖优罚劣。鼓励村民参与监督,形成政府主导、村级负责、群众参与的监督体系。推动整治成果由“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
如今,行走在严桥镇的村村落落,“净”的基础愈发牢固,“绿”的底色更加鲜明,“美”的形态逐步显现。一场人居环境整治的“攻坚战”,不仅擦亮了乡村的“面子”,更做实了惠民的“里子”,让“生态宜居”成为严桥乡村振兴画卷上最动人的色彩。严桥镇正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努力让每一位严桥人都能享受到更高品质的乡村生活,为打造无为市美丽乡村建设新样板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