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镇:党建引领“厕所革命” 擘画乡村宜居新图景
近年来,蜀山镇党委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于农村改厕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小厕所”推动“大民生”,着力破解难题、凝聚合力,推动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组织引领,筑牢改厕“桥头堡”。蜀山镇高度重视改厕工作,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由镇主要领导挂帅的改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坚持“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行动”,组织召开各类动员部署会、业务培训会20余场次,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各包村领导干部带头下沉一线,采取“白天走访调研+晚上干部夜谈”的工作模式,深入全镇17个村(社区),逐村逐片逐户走访摸排,精准掌握已改厕540户、未改厕42户、问题厕所6户的详细底数,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科学制定改厕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宣传发动,激活群众“内动力”。针对初期部分群众存在的“不愿改、不会改、顾虑多”等问题,镇党委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成立宣传小分队,通过入户走访、召开群众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利用村内广播和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改厕政策、补贴标准、施工流程及卫生厕所的优点,累计开展专项宣传培训覆盖群众逾1146人次。特别是通过“干部夜谈”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谈心,耐心解答关于选址、技术、后期维护等方面的疑问,有效消除了群众顾虑。党员户带头改、示范改,用实际效果说话,引导群众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建管并重,确保实效“可持续”。在推进改厕过程中,蜀山镇始终坚持质量与实效并重。一方面,严把建设关,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队伍进行培训,规范施工流程,确保新建厕所质量达标、使用安全。另一方面,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明确户厕后续维护责任,鼓励各村将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如今,走进已完成改厕的农户家,如德和村村民邢献林家,昔日简陋脏乱的旱厕已被干净整洁的水冲式厕所取代,“夏天臭味、苍蝇多”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卫生状况极大改善。户厕改造不仅提升了环境质量,更推动了村民卫生习惯的养成和乡风文明的进步,切实以厕所的“小改变”推动了乡风迈向“大文明”。
下一步,蜀山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在巩固现有改厕成果的基础上,一是对摸排发现的6户问题厕所建立整改台账,限期完成整改;二是对剩余的42户未改厕农户,加强动员引导,因地制宜推进改造,力争实现应改尽改;三是进一步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探索市场化运维模式,确保改厕设施长期稳定运行,真正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实做好,为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更加坚实的根基。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