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平素
人物简介:潘平素,男,1970年11月出生,无为县严桥镇尚礼社区居民,严桥镇林业站站长。
事迹简介:“咱严桥11万亩山场,哪个山头没留下他的足迹、浸着他的汗水!”在干群眼中,他是“活账本”“活地图”,大家都信他。在人生的最后10天,他上山护林,协助扑灭了芜湖和铜陵边界的林场大火;他进村入户,让生态扶贫工程的底数资料更加准确详实。11月25日13时,潘平素因劳累过度导致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永远地倒在了他热爱、并为之奋斗了28年的工作岗位,年仅49岁。
正文:
战斗在救火与扶贫一线
11月15日17时,潘平素在入村巡查秸秆焚烧情况时接到电话:牛埠镇新建村护林员发现火情,需要支援!
“他总是冲在救火第一线!”严桥镇镇长宣光东回忆,当天中午,毗邻牛埠镇的铜陵市郊区发生森林火灾,火势顺西南风蔓延到无为县。两地武警、消防、志愿队伍紧急驰援。
当晚奔赴驻扎后,潘平素于16日凌晨3点沿进山通道徒步4公里赶往小岭口。这里是火势最凶猛的地带,潘平素协助消防队伍忙碌到天黑,建起了长约2.7公里、宽约33米的隔离带,100多名群众得以安全撤离!
11月17日,潘平素带领严桥镇一支20人灭火小队搜寻散落火点?!?0多斤重的灭火设备,老潘要我们换着背,自己却始终穿在身上?!倍釉卑字形魉?,山路难行,烟雾熏得人睁不开眼,周围烧着的树木随时会倒,潘平素却始终冲在最前面,一次次穿越火线。
“救火持续了两天两夜,潘站长只睡了不到5个小时?!倍釉泵腔匾?,11月17日17时许,大火最终被扑灭。潘平素筋疲力尽,下山的路,几乎是“坐在地上滑下来的”。当地干群纷纷点赞,称他“灭火英雄”!
午夜时分,潘平素才回到家。“他累得张不开口,脸黑红黑红的,头发是枯的,胳膊、后背、大腿上留下一道道伤口,衣服上有血迹,皮鞋也烧坏了?!倍∷胤妓?,按照通知,救火队员11月18日可以在家休整,她多烧了两个菜?!胺⒆诺蜕?、累得爬不起来吃中饭的潘平素,下午就不见了人影。”
“他主动去县里参加森林防火会议,回来就提出开展演习,防患未然。”宣光东回忆,11月19日演习后,潘平素一刻不息,着手推动灭火队伍和器材由镇向村延伸。
年底是扶贫工作的收尾期、关键期。11月20日起,潘平素连续5天入村,周末也没有休息,18个村跑了个遍。11月25日一大早,走马村民兵营长王良云在村口碰见潘平素,“他看起来和平时不太一样,以前总是精神抖擞地和我打招呼。”同事朱波回忆,潘平素返回办公室,就趴在对面的办公桌上敲敲打打,他说,“你们年轻人才来,我要总结几套模板,让你们尽快掌握情况?!?/p>
13时,潘平素突然趴在办公桌前一阵呕吐,陷入昏迷,再也没有醒来……
胸怀11万亩山林
严桥镇地处无为县西北角,具有“山环西北、水聚东南”的独特地貌,是全县的林业大镇,山场面积达到11万亩,其中公益林5.5万亩。
潘平素1991年从黄山林校毕业后,就分配到严桥镇一带干林业工作。从大山林场最年轻的护林员,成长为山情满怀的“老林业”。
28年来,潘平素走遍了林区的山岭?!傲智卸嗌偕酵?,山的海拔多少,有几个路口,分界的地理和自然标志是什么……我们林业户都模棱两可的信息,潘站长却了如指掌。遇到了疑问和矛盾,找他一准能解决?!毙舛?。
踏遍山林,潘平素的鞋子坏得特别快。妻子抱怨他不爱惜,但心疼他,也只好多备了几双。
潘平素长期发动并指导群众植树造林,栽树10万余棵。在病虫害除治期间,他亲力亲为,既除害也除杂,像呵护孩子一样照看树木。在他的积极推动下,镇村两级林长制改革全面铺开。
“潘站长技术好!”林业户们遇到了难题,都慕名请他上门指导??吹搅忠祷Чぷ髯龅貌辉?,他就自己动手。既当“老师”,又做“工人”。林业户递上一包烟表示感谢,他总是抽出一支,笑着说,“递一根我抽,给一包不要?!?/p>
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潘平素抓住省创建林长制改革实验区契机,推进林业生态扶贫工程。争取到全镇45个贫困护林员公益性岗位,精心挑选符合要求的贫困户并逐一培训上岗,人均每年增加工资性收入6000元。推广种植经济效益高的薄壳山核桃,实现贫困户全覆盖。被干群亲切地称为“扶贫能手”。
潘平素是一位有25年党龄的老党员。每次遇到火情,他不顾个人安危,却格外关心救火队员,“作为党员,我应该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你们跟在我后面,我要对你们的生命安全负责?!?/p>
在领居们眼中,“他总是行色匆匆,左手拿着电脑包,右手拿着塞得鼓鼓囊囊的文件包?!倍∷胤贾?,丈夫白天上山下村,办公室干不完的工作要带回家。两人商量着买了一台打印机,键盘的敲击声、打印机发出吱吱的摩擦声,经常持续到午夜,伴着丁素芳入眠。
望到山林就会想起他
“他身体很健壮,不敢相信突然就倒了”,在别人眼中,潘平素像一头勤勤恳恳、永不疲倦的老黄牛。
他每天在“学习强国”上进行理论学习,“积分有9496分”。上个月,他拿到高级职称,每月增加的500多元工资还没来得及兑现。
他和贫困户结下了深厚感情。响山社区贫困户李法科说,“夏天蚊虫多,他主动掏钱帮我装纱窗”。鼓楼村贫困户张全六说,“我腿脚不便,他跑前跑后帮我改造危房?;拱岩械娜饲氲郊依锢?,帮我办卡?!?/p>
猪肉涨价了,担心父母舍不得吃,他叮嘱丁素芳买了10多斤送过去。年近八旬的老母亲把肉腌了起来,准备一家人过年吃。肉就挂在屋前。
忆起潘平素,“老战友”王良云眼中噙泪,“20多年前,他就开始走山路、忙种树,一去就是四五天。只要望到眼前的山和树,就会想起他呀!他走了,是整个严桥、整座大山的损失,林业工作离不开他!”
2014年至今,潘平素仅发出两条微信朋友圈。最后一条还停留在2016年7月——他晒出一枚党徽说:这是“共产党员的光荣”。
“他一生兢兢业业,一直拼到生命最后一刻。我们要继承他的遗志,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让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严桥镇党员化悲痛为力量。
12月4日上午,驶过崎岖的山路,送别潘平素遗体的队伍绵延两公里。这些党员干部、林业户、贫困户及众多普通群众从18个村自发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责任编辑: 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