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一品楼九品论坛官网,全国约茶资料,300一晚同城约茶

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培育 > 好人在身边 >正文

童敬芝:4年驻村扶贫路用真心打造百万富裕村

2021-08-17 14:59:54

  童敬芝,男,1974年09月出生,自2017年4月担任无为县蜀山镇关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他以“党支部+种养殖大户+贫困户的模式,成立全市首家村集体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售卖关河特色农产品茶叶和粉丝,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增收,2019年底实现全部139户贫困户395人全部脱贫,提前1年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他坚持走“三产”融合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开发茶叶、粉丝等9个系列农产品,并全部成功进入国家扶贫产品目录;注册商标5个、申请绿色食品认证1个,建成种植基地1个168亩(周边带动农户种植300亩),茶叶加工厂房670平米,改造粉丝厂房130平米,拟申请2个产品生产加工许可证。共销售农副产品达343万余元,实现利润52.9万元,为贫困户增收63.18万,将一个昔日的贫困村打造成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5.29万元的富裕村。

  脚踏实地注真情 真抓实干助脱贫

  “用真心、带真情、真扶贫、扶真贫”,童敬芝同志自2017年4月担任无为县蜀山镇关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以来,就始终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扶贫选派干部的职责,时刻把群众视为亲人,带着感情进村入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扶贫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带领关河村贫困群众一步步踏实地行走在脱贫的光明大道上。在驻关河村48个多月1460多个日日夜夜里,童敬芝同志累计走访贫困户2200多次,先后为刘加金等36户送医送药、大病报销、慢性病申报等500多次,帮助贫困户节约费用5.2万元;在市公管局的支持下,共争取项目11个,资金282.07万元;采用“党总支+种养殖大户+贫困户”模式成立集体合作社,帮助贫困等销售农副产品34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20年达到125万元。

  用真诚去感动群众

  不深入不知情,不调研不知难。刚到村的第一天,童敬芝发现工作不是自己所想像得那么简单,贫困人口基数大、集体收入乏力、农业产业结构简单、基础设施薄弱等等问题纷纷呈现在他的面前。怎么办呢?童敬芝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与村两委班子一道,铆足了劲地想计划、谋思路。那一个月里,他没有一刻休息,白天深入到田间地头了解农业生产情况,晚上又到老党员老干部家里进行座谈,征求建议和意见,最后形成了明确的扶贫工作目标。

  从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无为县分中心负责人到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随着工作角色的深刻转变,童敬芝在村两委班子的支持下,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逐步掌握了村里的基本情况。他深入走访困难户、大病户、残疾户等了解贫困群众情况,走访个体老板、种养能手、老党员等了解村级经济发展情况,先后走访贫困户2200多户次,其中边缘户近120户次,走访群众3000人,真实地掌握了贫困群众的现状和实情。

  在一次走访中,童敬芝了解到农户黄太银因为夫妻双方患癌症手术治疗,使全家陷入了困境,为此他又先后7次深入到黄太银家,以及周边群众家和他夫妻治疗的医院了解情况,取得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在召开村民小组会议通报对黄太银家走访情况时,参加会议的同村民组群众异口同声地说驻村工作队做得非常细致,这些情况他们掌握的都没这么清楚。得益于扶贫工作队的细致工作,该村先后将朱建宏、周万云等户顺利纳入到贫困户序列,在当地群众中产生非常好的影响,称赞扶贫工作队是扶真贫、真扶贫。

  用真心去服务群众

  驻村以来,他想方设法地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实际问题。针对村级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他主动通过市局领导协调、帮助,共建设争取项目11个,资金282.07万元,到账资金232.07万元。先后建设完成了关河村部的改造工作、关河新小圩二期加固项目、关河关石路路灯建设项目、关河沿山合作社茶叶加工厂房建设以及设备购置项目、徐田孙村的道路硬化和改造项目、村部文化墙的建设、粉丝厂房改造等一大批急需新建的项目;针对贫困户医疗负担重问题,先后为刘加金等36户办理了大病报销手续和购买慢性病药品500次,帮助贫困户节约费用5.2万元。

  温暖体现在细节中,正是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让童敬芝在扶贫工作中收获了很多的感动,更让何心安等贫困户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怀。2018年7月,贫困户黄太友突发疾病,需要立即送医就诊,正在村里走访的童敬芝得到消息后,二话不说立即开车送何心安去县医院,在县医院检查后,得知需要送到上面的大医院治疗后,他又驱车近200公里,送黄太友到安医附院就诊,并为黄太友办理了住院、检查等手续。“如果不是童书记,我恐怕已经不在了,童书记可是我的大恩人啊?!被铺逊耆吮闼?。

  利用家住县城的便利,童敬芝经常为朱建宏等30多户贫困户购买慢性病药,帮助他们节约费用3万多元;多次协调民政和新农合等部门,帮助丁祖信、张凤云等办理了慢性病卡,平均每年节约医药费近90%以上。“这些事情对驻村工作队来说也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却是天大的事?!蓖粗フ庋档馈Mü嫘氖狄獾匚讶褐诎炖碚庑┦凳?、难事,扶贫工作队的工作赢得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2020年初的战疫中,从正月初三开始连续50天在一线,从一次次给武汉回来隔离的群众送米、送菜、送药,到值夜班,到处留下他的身影。在2020年的抗洪抢险中,7月18日强降雨开始,他连续48小时没有睡,冒着雷电、黑夜和急流的山洪,从带领党员群众堵漏抢险,到连夜挨家挨户转移群众,再到联系救灾物资安置群众。从18日夜里到19日共转移群众169人,没有出现一个因洪水死亡、发生危险的现象。

  用真招去带动群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当地特色农村产品销售难问题,童敬芝利用扶贫工作队发展村集体专项资金10万元为启动资金,以“党总支+种养殖大户+贫困户”的模式,组织成立了“无为县关河沿山种养殖综合专业合作社”,引导和吸引贫困户和其他农户积极参与,实现抱团发展。合作社的成立以来共开发9个系列农产品12个、注册商标5个(其中3个正在审批)、申请绿色食品认证1个,建成种植基地1个168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300亩),新建茶叶加工厂房670平米,改造粉丝加工厂房210平米,并购置了茶叶和粉丝加工设备,拟申请了2个产品生产加工许可证。极大地促进了关河村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有效地增加当地群众收入。

  童敬芝还十分注重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用品牌去塑造形象,拓展销售渠道。通过智慧无为、无为网、微信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并通过芜湖市农产品展销会、芜湖市电视台幸福路爱心扶贫驿站、芜湖和无为县神州买卖提信息网进行销售。在利润分成方面,按照贫困户、合作社和村两委8:1:1进行分成,以确保贫困户利益最大化。截至2020年底,合作社共销售农副产品总金额达343万元,实现利润52.9万元,带动贫困户增收61.83万元,其中务工收入14.3万元,22户,户均6500元;销售农副产品增收10.23万元,45户,户均2273元;利润分红37.3万元,121户,户均3082元。村集体收入2017年为10.14万元,到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66.34万元,2020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达到125.57万元,是全市唯一一个经营性收入占主导的村,关河村因此获得芜湖市奖励产业发展资金50万元。3年来关河村先后获得了无为市文明村、芜湖市文明村、芜湖市先进党总支,2020年获得安徽省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2020年8月获得了2019年度“安徽省特色产业扶贫十大示范村”称号。

  扶贫永远在路上,但未来可期。目前,童敬芝与关河村两委班子一道着手谋划长远,打造坚实的扶贫助困载体。据了解近期该合作社在做好茶叶、粉丝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同时,根据关河地形特点引进了太空莲的种植、加工,试点种植了墨西哥玉米草等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希望通过抓住乡村振兴这一契机,依托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4A级景区泊山洞、佛教圣地西九华等景点为中心,充分挖掘“毛义故里”这一历史典故,全力打造“孝文化”,逐步开发关河老街、铅山洞、关河汉神墩等景点,促进乡村休闲旅游;优化乡村环境,留住绿水青山,打造宜居宜游美好乡村,扩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手段,提高关河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