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校长:好哥哥照顾瘫痪弟弟四十载 无怨无悔诠释手足情深
项校长,男,1953年7月25日出生,无为市泥汊镇新兴村村民。今年已68岁的项校长出生于泥汊镇新兴村的普通农民家庭。1981、1982年父母亲相继离世后,项校长便独自照顾因患病瘫痪的弟弟。弟弟长年卧床,照顾起来十分辛苦,但项校长并没有因此放弃。他40年如一日,每天为弟弟洗漱、喂饭、清理大小便,无微不至、任劳任怨。为了专心照顾弟弟,项校长至今单身未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手足相连的至深亲情。
项校长的父母在1981年、1982年相继离世,此后照顾弟弟的重担便落在了项校长一个人身上。照顾一位瘫痪在床的病人是一件很费精力的事情,为了防止弟弟得褥疮,项校长每天为弟弟擦洗身体,定时为弟弟翻身,变换卧床的姿势和方位,有时候大小便不小心弄到了床上,项校长总是第一时间对床单进行更换、清洗。同时,项校长每天都在弟弟身上投入十二分的关注,防止有意外情况发生。
每天,项校长总是在五点钟天不亮的时候就起床,将早饭做好后,趁着一天中这段最安稳的时间洗衣服、收拾家务,等家务事忙得差不多了,再去叫醒弟弟项孝贵,为其梳洗并帮他按摩放松僵睡了一夜的身体。他说:“弟弟睡了一夜很难受,我每天都坚持给他按摩,好歹能让他舒服一点。”随后项校长耐心地给无法起身的弟弟喂早饭,再将床铺整理打扫干净,让弟弟卧在床上继续休养。
经过一早的忙碌,项校长却并不能开始休息,他带上工具包袱,出门拾荒以换取些许零钱。虽然日常生活有政府补助,但他还是想多挣一些钱给弟弟多买点营养品。他告诉自己:“弟弟体弱多病,营养得跟上,只要对弟弟的身体好,自己累点没关系”。
2018年刚入冬时的一个雨夜,由于天气突变,长期瘫痪在床而身体素质极差的项孝贵突然发起高烧,项校长知道弟弟体质与常人不同,一旦发烧就可能发展成重病。他立即打电话联系村医,但电话一直没有人接,心急如焚的项校长当下不顾屋外倾盆的大雨,打着伞来到村卫生室,结果发现卫生室已经关门。于是他又在夜间泥泞湿滑的小路上徒步走了四五公里,来到村医家中找到了村医。由于村医的及时救治,弟弟脱离了险境。后来邻居在与项校长聊天时问到他,为什么不能再等一等,夜里路不好走还下着雨,很容易出事故。但项校长却说:“我能等,但是弟弟等不了,他身体那么差,照顾他得尽心尽力,不能有丝毫马虎?!?/p>
面对哥哥一直以来悉心地照料,弟弟项孝贵在感动之余,也充满了愧疚。他知道哥哥之所以一直没有结婚,完全是因为怕婚后没有精力照顾自己,他于心不忍,多次劝说哥哥,希望他能早日成家立业,不要再被他连累,但项校长断然拒绝,他决心要照顾兄弟一辈子,他说:“我的个人情感可以放一边,但亲情是难以割舍的。你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你在哪里,哪里便是我们的家?!闭庵盅ㄓ谒氖肿阒槿盟刑呶?,无不称赞项校长是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好人。
项校长能够坚持四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弟弟,无微不至、尽心尽力,实属不易。邻居都感慨,项校长从来没有对弟弟发过脾气,总是非常温和。
兄弟的情谊高如山,深似海,烈如酒,长如江。亲情,是生命成长的沃土。唐代文学家元稹:“塞上风雨思,城中兄弟情。北随鹓立位,南送雁来声。遇适尤兼恨,闻书喜复惊。唯应遥料得,知我伴君行”的诗句,把兄弟手足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项校长对项孝贵的兄弟情义正是如此,这份真挚的兄弟情是绿荫、是清泉、是阳光、是雨露,也是兄弟二人互相支撑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二人度过这几十年来的日日夜夜,也支撑他们二人去面对未来的每一个明天。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