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丹心化作春雨洒 赢得桃李满园香
李芳芳,现担任无为市绣溪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班主任工作。李芳芳老师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用择一行终一生的匠心,奋斗在教育第一线,先后获评无为市“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无为好人”等荣誉。她勤于学习,所教学科成绩名列前茅;勇于创新,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多人次获奖;善于管理,所授班级多次评为“无为市优秀班集体”她时刻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特殊个体、关心学生,资助贫困学子,多措并举让一个单亲孩子变得乐观向上、健康幸福,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爱心妈妈”。作为警嫂、母亲、教师,她任劳任任怨、默默奉献,甘心扎根基层,一边无悔地支持着刑警丈夫的工作,包揽家务事;一边做好支教学校与绣溪小学之间的工作,24年来从来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小学教师,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她苦学不倦,勤耕不辍,无论12年农村、还是12年城区从教,用择一行终一生的匠心,用无悔的信念和辛勤的汗水去换取人生的价值,换取家长、学生、学校、社会等四方点赞,先后获评无为市“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无为好人”等荣誉。
砥砺前行 不忘进取
李芳芳于1997年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本科学历。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她凭着一颗爱学生的心,在教育的沃土上,兢兢业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一路走来,她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写满了执着勤奋、谦逊和求实。
她勤于学习。李芳芳老师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源源不断的流水?!备兆呱辖蔡ㄊ?,她虚心向老教师们求教,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同时,在繁重的教学之余,她用不懈的努力来充实自己,不断给自己加码,还通过自学,先后取得了汉语言专业专科、本科学历证书。她所教学科成绩都能学校乃至学区名列前茅,学生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升,赢得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她勇于创新。李老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一边投身教学实践,向身过老师学习、向优秀教师学习、向理论书刊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书刊成了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边总结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育论文比赛、科技创新大赛、作业设计大赛,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她撰写的2019年少先队教育论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获无为市二等奖;2019年撰写的数学论文《在情境中理解,在活动中建构》获无为市一等奖、芜湖市三等奖;2019年在芜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指导的学生分别获芜湖市二等奖、三等奖;2020年指导学生的数学小论文《怎样分蛋糕——数学的魅力无处不在》获得无为市二等奖;2021年无为市作业设计大赛中获无为市一等奖。
她善于管理。作为担任了二十多年班主任,工作任务比一般老师承担的更多,她每天更早一点上班、更晚一点下班,任劳任怨加强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她把“爱学生”放到第一位,抱着一颗爱孩子爱工作的心,精心呵护学生,与孩子们平等相处,用爱心温暖学生、用童心去理解学生、用耐心去教育引导学生,所带的班级呈现班风正、学风浓、面貌新的状况。多年来,她所授的班级也多次评为“无为市优秀班集体”。
春风化雨 将心注入
她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成立的“留守儿童之家”帮扶活动中,李芳芳老师能够主动充当“爱心妈妈”,每周和留守儿童开展一次谈心活动,悉心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关怀和教育。一次一次帮扶中,她让留守儿童感到润物细无声的妈妈般温暖。
她关注特殊个体。李芳芳老师对离异的单亲家庭格外关注、加强沟通。她的班上有一名学生,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随母亲生活。其母亲迫于生计,经常出门在外,对孩子照顾少,孩子的学习生活受到影响。一天上课,这名学生竟然哭了起来。询问了解到原来是中午没有吃饭,饿哭了。李老师知道这一情况后,十分关心,马上买来饭菜让孩子吃饱。看到此情此景,李芳芳老师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帮这名学生。她多次放弃节假日休息的时间,来到这位学生家进行家访,有时还主动和家长电话交流,并且在班上发动学生成立爱心小组,帮扶这位同学,辅导他的学习。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鼓励他积极参与角色表演,还时不时把他带到家里给他加餐、补充营养。每年“六一”节,她都给这名学生买新鞋新衣服。后来,在李芳芳老师无微不至的照料关怀下,这位原本性格内向不愿说话的学生变得乐观向上、健康幸福。
她关心学生。在李芳芳老师的心里,每时每刻都装着学生,唯独没有她自己。2017年,李芳芳的父亲身患重病时,她都没有向学校请过一天假,在病床前好好陪伴一下父亲,送父亲最后一程。每提及此事,她都如鲠在喉,十分内疚。很多老师都劝他,把工作放一放。她总是笑着说:“班主任虽小,但责任重大,一点都不得马虎。我的家庭需要我,班上的孩子更需要我?!痹嗣倒?,手有余香。李芳芳每年还主动资助多名小学生,捐钱捐物并且还积极关心被资助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情况。被资助的学生心怀感恩,很多至今依旧联系,这是一种情感的连接,这是一种教育的传承。同事们都说李老师的教育真是良心教育!在她的身上,体现了感恩,诠释了大爱!
坚定信念 不忘情怀
她甘心扎根基层。2020年8月,当李老师得到市教育局即将组织一批教师赴偏远的农村学校支教的消息时,支教的想法就在她心里萌发了。起初她的丈夫不理解,因为她在绣溪小学带毕业班,孩子又正值高三,婆婆又身患重病,需要人照顾。面对丈夫的极力阻止和儿子期盼的眼神,李芳芳老师陷入了痛苦与矛盾之中。最后,她说服了丈夫,在志愿书签上自己的名字,申请支教。
她面对困难笑对人生。在支教期间,她每天在支教学校与绣溪小学之间来回奔波,风雨无阻。天还没亮她就从床上爬起,准备孩子的早餐,安顿好婆婆。随后,就背着教案奔向学校,有时,为了完成某个教学任务,经常一个上午她要跑两个学校,当有老师问她累不累时,她总是笑着说:这是一名老师应该做的。
她积极培训孩子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李芳芳老师支教的学校偏远的村小,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为提高学生成绩,李老师在教学前都会查阅大量资料,备教材,备学生,做好课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眼中对数学世界浓厚的兴趣时,她笑了,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默默奉献 心系学生
此去应知山水重,情怀都在不言中。李芳芳老师的丈夫是一名刑警。做警察忙、做刑警就更忙,作为警察的丈夫常年工作繁忙而顾不上家。作为警嫂,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片天空,她一边无悔地支持着丈夫的工作。包揽了家中一切家务事:买菜做饭、接送孩子、照料病重的婆婆……同时,李老师还不忘自己的教学工作,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忙完了家中的事情,还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批改作业,研究教材,准备明天的教学任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芳芳老师从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李老师用无怨无悔的付出,谱写出了一曲大爱赞歌,做一名敬业奉献、支持丈夫的好老师。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李老师热爱这个职业,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无怨无悔。“春蚕到死丝方尽”,她甘愿化作春蚕,让知识与智慧延伸;她甘愿成为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为了教育事业,李老师愿倾一腔心血,托举起初升的太阳,洒一片爱心,播种着金色的希望。(潘可田)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