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仕兰:“以院为家”悉心呵护老人二十余载
27年前,身为宏林村妇联主任的谢仕兰被聘任为赫店镇敬老院院长,当她第一次打开敬老院大门,没有想到的是,在这里她将与无亲无故的老人们相伴几十年。尽管岁月变迁,物是人非,对于谢士兰来说,唯一不变的是她始终怀着一颗敬老爱老的心。
真情付出终得“冰释前嫌”。1995年上任伊始,谢仕兰发现老人们,都在习惯自己在屋内生火做饭,只要一做菜,满屋的油烟不仅呛人还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谢仕兰便和工作人员一起将老人宿舍的柴火、煤炭全部“收拾”,同时宣布,以后老人们统一去食堂吃饭,听到这消息,老人们都不理解,一时之间说什么的都有。对此,谢仕兰并不在意。有的老人因病留有后遗症,手脚颤抖得厉害,不愿去食堂吃饭,谢仕兰就把饭端到老人房间,边喂饭,边劝说。每次喂饭,至少半个小时。时间长了,老人们也理解其良苦用心,逐步支持她的工作。因为敬老院经费有限,食堂的菜品比较单一,为了改善老人伙食,丰富食堂的菜品,谢仕兰自掏腰包购买鸡苗、菜种,拉起一支5人的队伍,在后院空地上开垦出两亩菜地,养起鸡鸭。在她的带领下,赫店镇敬老院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实现自给自足,院内老人们的饮食营养得到补充,一改以往的面黄肌瘦,个个面色红润,特别有精神。
最好的赞赏是老人真情惦记。二十七年的朝夕相处,谢仕兰早就把敬老院的老人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时刻记挂在心上。三伏天去老人室内查看蚊子苍蝇,三九天查室内门窗是否通风漏雨,天气转凉,她会贴心为老人们编织围巾,御寒添衣。她还将每位老人的生日记下来,每逢有老人生辰到了,她就让厨房多炒几个菜,做碗长寿面,让老人们一起庆祝,感受大家庭的温暖。自任院长来,逢年过节谢仕兰很少能准时回家和家人团聚。因为在她心中,她还有一大群“家人”需要她。有人曾对她说“你真傻,有钱不去挣,在这里端水、送饭、洗尿布,倒痰盂,干这又脏又累又烦事,图什么呢?”谢仕兰说:“我啥也不图,图的就是用我的爱心去温暖老人的心,让他们能过上幸福的晚年。”2005年,谢仕兰因做手术住院大半个月,回来后有老人都围着问她:“你去哪了,怎么这么久不回家啊,我们都好想你啊,大伙都一直在念叨你呢”在这些老人们心中,敬老院就是自己的家,谢仕兰就是自己的家人,家人外出久久不回,家里人哪有不惦记与守候的,谢仕兰用真心赢得了老人的真情,不是女儿却胜似女儿。
通过不断努力,赫店镇敬老院先后被评为“模范敬老院”、“省一级敬老院”,谢仕兰本人也获得市“先进工作者”、市“百名孝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省优秀敬老院院长”等称号。二十多年的养老工作,收获与心酸共存,快乐与委屈同在,谢仕兰同志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用心铺就一条超越的发展之路,用优质的服务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显示博大爱心的名言。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