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乐平:三十余年不忘初心使命 厚积薄发助力乡村振兴
吴乐平,男,无为市蜀山镇人,1971年1月出生,1991年3月参与村务工作,2014年8月调任关河村,2019年10月任关河村副书记(主持村委会工作),2021年12月起担任关河行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先后获2020年蜀山镇“优秀党务工作者”、2022年无为市“五大发展”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三十余年的乡村治理经验使得他对乡村发展的脉络了如指掌,近年来,他带领无为市蜀山镇关河村开办合作社、不断推进网格化管理、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在他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关河村逐渐绘就出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站稳立场,不断筑牢村级战斗堡垒
作为一名有着近三十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九个字早已融入吴乐平的血液之中。自入党以来,他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充分践行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盼、救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同时,作为关河村的“领头羊”,他从未放松对村级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党员活动等党组织生活制度,不断筑牢村级战斗堡垒。面对疫情大考,关河村“两委”及党员群众240余人日夜奋战在一线,贴出公告1500余张,摸排人员超1500人,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坚决将疫情狙击在村外,直至防疫结束未发生一起意外;面对汛情大考,关河村“两委”连夜入户动员群众搬迁,帮助受灾群众安全转移,确保200余名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他的带领下,关河村“两委”、支部党员乃至普通村民,都成为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村级堡垒的重要组成部分。
攻坚克难,办合作社推动村富民强
关河村作为曾经的贫困村,村民收入普遍偏低、村集体经济连续多年只有寥寥数万元。2017年,吴乐平和村“两委”经多次讨论后决定开办合作社,确立“党支部+种养殖大户+贫困户”模式来发展村集体经济。五年来,“党支部+”模式持续发力,合作社已开发出9个系列农产品12个、注册商标5个、申请绿色食品认证1个,不断丰富农产品种类,提升农产品质量。合作社现拥有茶叶基地1310亩、茶叶加工厂房670平方米,山芋基地800余亩、粉丝加工厂房210平方米,加工厂配备整套茶叶及粉丝加工设备,实现生产加工一体化。关河的村集体收入由2017年刚起步时的10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1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在他的带领下,关河村成功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铺就”一条致富之路,党组织威信不断加强,村集体经济飞速发展。2021年、2022年,关河村连续两年跻身“无为市村级集体经济十强村”,是全市唯一一个经营性收入占主导的行政村,村富民强水平显著提升。
积极探索,治理环境打造美丽家园
吴乐平牢固树立“乡村是村民的乡村”理念,充分利用网格营造改善人居环境的良好氛围,号召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治理中来。同时,他多次组织村“两委”和村民代表针对人居环境整体状况不佳、少数地点脏乱差等问题开展专题研讨,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的治理经验,主动向上级政府寻求政策、资金等支持。坚持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等基本原则,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尽可能保护乡村美景、维持乡村风貌。在他的带领下,关河村几年的时间里共计完成各村民组道路水泥硬化5公里、山塘开挖及扩挖8口、河道疏通31条、安装主干道路灯150余盏。实现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现象得到明显遏制,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目前关河村已申报1处省级中心村、2处市级人居环境示范点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关河村已形成村“两委”与广大村民一起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共同投身美丽家园建设的和谐局面。
广阔的农村天地大有可为,坚持不懈必将大有作为。吴乐平只是万千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奉献者的缩影,但也正是基层数以万计默默无闻的“吴乐平”使得乡村振兴的伟大蓝图绘到实际,使得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愿景逐步实现。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