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一品楼九品论坛官网,全国约茶资料,300一晚同城约茶

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培育 > 好人在身边 >正文

王春梅:用心做好企业 用情履职为民

2023-08-14 16:26:05

  她胸怀为民情怀,扎根乡村,用心经营,做强企业,做优产品,兢兢业业当好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她依法履行代表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全心全意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建言献策,赢得了洪巷镇党委、政府和广大干群的广泛赞誉;她就是共产党员、无为市第一届人大代表、诚亮制衣厂厂长王春梅。

  坚守初心,肩鸿任钜谋发展。初秋时节,酷暑未消。在诚亮制衣厂第一车间内,几十台缝纫设备正在高速运转,伴随着缝纫机的“嗒嗒”声,工人们都在聚精会神地赶制订单,裁剪、缝制、熨烫……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两台大功率空调和两台大叶风扇正开足马力给室内降温,工人忙碌的身影和机器的轰鸣声,构成了一幅欣欣向荣的和谐画卷。

  2011年春,在洪巷乡党委、政府的盛情相邀和大力支持下,20余岁的江苏省溧阳市姑娘王春梅以每年5万元的租金,租用了现位于国道G347旁的原南庄小学校舍,创立诚亮制衣厂并正式投产。“以工匠精神,严抓生产质量,铸造精品”,是创业初期王春梅常说的一句话。作为一名服装加工企业的负责人,王春梅以她前瞻的思维、注重员工培训、丰富的管理经验、良好的营销策略,促进了企业稳步健康发展,工厂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持续向好,由最初的20余名临时工,发展到现在拥有55名熟练工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21人,残疾人7名,每年为上海大众公司等车企,生产工人穿着的服装15万余套。由于服装加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且劳动强度不大,普通村民经过简单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后,就能马上上岗。不错的薪水待遇,免费供应的中餐,较好的工作环境,近在咫尺的距离,给周边群众特别是留守妇女增加了就业的机会,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我是南庄村人,在这上班已经6年了,特别感激王总在这建厂,让我在家门口上班,不再像往常一样打牌了,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王总待人热情,关心职工,逢年过节都有福利,在这里我感到很舒心。”员工许志珍高兴地说。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她从未忘记初衷,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身体力行践行企业社会责任,2020年抗疫捐款1万元、2021年抗洪捐赠牛奶方便面、2022年抗旱捐赠食品矿泉水、关爱困境儿童、帮扶残疾人就业、拥军优属……她先后被评为无为市“五一劳动模范”和“三八红旗手”,并于2021年当选为无为市第一届人大代表,诚亮制衣厂被命名为无为市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

  牢记使命,倾心为民代表情。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她既当成一项崇高的荣誉,更当作一份神圣的职责。她认真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级人大系统培训班、经验交流会,认真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知法用法守法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她注重向老代表请教学习,掌握方式方法,将理论转化成实践,为履行代表职责打下良好基础。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作为一家有潜力、敢担当的企业“掌舵人”,王春梅平时非常忙碌,但她时刻不忘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和职责,坚持深入一线走访选民,了解民意、倾听民声、反映民愿、聚集民智,积极参与监督民生实事、美丽乡村建设、莲藕产业园建设、土地保护和水利建设等督察活动;先后领衔提出了《关于洪巷镇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建议》《关于南庄中心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报告》《关于灵活金融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等高质量议案,均得到洪巷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效传递了民情民意,发挥了一名人大代表在党委、政府与群众、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

  丹心向党,与时俱进显担当。在王春梅的办公室里,书架上摆放的红色书籍格外引人注目,工作之余,她坚持阅读《红色家书》《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管理学》等书籍,在提高自身思想觉悟的同时,大力培养和发展优秀员工和技术骨干成为党员中坚力量。王春梅秉持“党建工作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好了就是凝聚力,抓细了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将党建作为企业发展的强劲驱动,坚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厂内成立了党支部,建成了党员活动室,建立健全了党员学习、考核、评优等制度,定期开展听党课、学中国共产党章程、知党史,重温入党誓词,红色主题教育等活动,及时组织员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内涵。并计划在厂内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将党的先进思想贯彻落实到日常生产中去,使党建工作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王春梅代表在我镇办厂13年来,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稳岗就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残疾人就业、乡风文明等方面,产生了十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在每年纳税40余万元,是全镇第一纳税大户?!焙橄镎蛘虺ず?。(通讯员 徐小松)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