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一品楼九品论坛官网,全国约茶资料,300一晚同城约茶

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培育 > 好人在身边 >正文

刘和俊: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

2024-01-05 15:52:37

  魂牵梦萦,故土难离。家乡是一个人最初的根源,是一个人成长的土地,是一个人情感的寄托。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陡沟人离开家乡,融入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刘和俊也是其中一员。他通过勤劳和智慧,创办了安徽派昊商贸有限公司,收获了成功。但是生活富足的刘和俊没有安于享乐,他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家乡、挂念着陡沟,他一次次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家乡的思念。

  艰难创业,玉汝于成

  刘和俊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92年,年仅17岁的刘和俊便跟随父亲经营农资批发,生意红火,一度做到好几个乡镇。90年代末,就在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因为集镇整治改造,门面拆除,被迫停业。2000年,伴随着无为棉花种植业的发展,轧花厂逐渐走上产业发展的舞台。刘和俊和父亲看到了市场的需求,也在陡沟开办了轧花厂。2008年,无为棉花产业出现颓势,刘和俊为保障经营,准备向制砖厂过渡转型。但是隔行如隔山,制砖厂经营失败,刘和俊在此期间一度负债1000多万,这也直接导致轧花厂的倒闭。刘和俊没有被生意的失败打倒,蛰伏三年,偿清债务后,从零开始,2011年开始涉足建材领域。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市场的拓展,2020年刘和俊在鸠江区注册成立了安徽派昊商贸有限公司。少年时刘和俊用勤劳发家,青年时刘和俊用坚韧致富,中年时刘和俊用智慧功成。认识刘和俊的人说,“刘和俊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他身上有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p>

  心系家乡,回馈桑梓

  刘和俊心系家乡发展,始终保持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每次返乡,他看见老家刘村的道路总是忧心忡忡,“这一下雨,我们村就没法走啊,村里乡亲有个事情出门都不方便。”于是,他在2013年,以个人名义出资10万元,支持刘村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刘村先后又修建了3次通村道路,刘和俊捐款2万元分别用于刘村东、刘村西道路修建和入户路修建。为保障村民出行安全,2017年,刘和俊再次挥洒爱心,出资12万元用于刘村自然村的亮化工程。这不仅改善了村庄的基础设施,还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让刘村道路焕然一新,让村民生活翻然改进。刘和俊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的善举照亮了刘村的每一个夜晚。

  善行善举,温暖人心

  刘和俊每次返乡,常和乡亲们说:“一年到头我也就回来个几次,我能给老家帮忙肯定帮忙,老家乡亲有需要我的地方一定和我说!”2019年,为支持村委防汛工作,刘和俊向百官圩村委会捐赠3000元。2020年,刘和俊主动资助一户困难家庭学生,每月固定打卡500元,此举已坚持了3年,并将继续坚持下去。2022年,刘和俊向陡沟镇关工委捐献了2000元,用于助学困难儿童。刘和俊说:“我这辈子就是亏在读书少,走了不少弯路,现在社会条件这么好,再苦也要让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息!”这一次又一次的善举不仅温暖了无数个家庭,也为陡沟镇的教育事业注入了一股温暖的力量。刘和俊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责任感,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

  刘和俊同志担任着安徽派昊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他在商业上的成功并没有改变他的初心,他依然保持着对家乡的关心和对乡亲的思念。作为一名无为市陡沟镇第十九届人大代表,他更是将家乡的发展记在了心中,为实现家乡繁荣的前景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和俊,是那个坚韧不拔的创业者,是那个饮水思源的新乡贤,是那个默默奉献的暖心人。他用无私捐赠打通了老家刘村的“最后一公里”,用爱心助学点亮了困难儿童的未来,用助人为乐践行了回报家乡的初心。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无为好人的风采,也看到了陡沟宜居宜业的发展前景。只有学习发扬刘和俊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将家乡时时刻刻挂在心上,承担起社会责任,才能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才能营造团结友善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