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兰:齐家美以孝 立世亲为贵
人物简介:张炳兰,性别,男,1963年7月出生,群众,当前居住于无城镇太平社区银杏苑小区平房。
事迹简介:张炳兰,和弟弟张炳春居住于银杏苑小区平房。在长达十几年的时光里,他的家庭遭遇了一连串的不幸。张炳兰兄弟的父母去世后,照顾身患肢体一级残疾的弟弟的重任全部落到了张炳兰夫妻的身上。张炳兰自己也身患残疾,但仍然坚持打零工,维持基本的家庭生活。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独自承担起照顾和护理弟弟及女儿的全部职责。在照顾亲人的过程中,他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不惜钱财,给身患重病中的弟弟以真切的亲情和人道的关怀;多年来陪护弟弟治疗和养护,鼓励弟弟战胜疾病痛苦,树立生活信念。
正文: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伦理道德的基石,是家庭相处的根本,是社会文明和谐的支柱。秉承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无城镇太平社区,就有这样一个孝老爱亲的典范——张炳兰。
张炳兰,出生于1963年,那时候农村家庭经济生活普遍比较困难,他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深知父母将儿女养育成人所付出的千辛万苦,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对父母?;掣卸髦?,他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尽心尽力尽责,让父母丰衣足食安度了晚年;他常说“百善孝为先”,身体力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孝老爱亲的精神,为促进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张炳兰,和弟弟张炳春居住于无城镇太平社区银杏苑小区平房。在长达十几年的时光里,他的家庭遭遇了一连串的不幸。张炳兰兄弟的父母去世后,照顾身患肢体一级残疾的弟弟的重任全部落到了张炳兰夫妻的身上。张炳兰自己也身患残疾,但仍然坚持打零工,维持基本的家庭生活。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独自承担起照顾和护理弟弟及女儿的全部职责。在照顾亲人的过程中,他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不惜钱财,给身患重病中的弟弟以真切的亲情和人道的关怀;多年来陪护弟弟治疗和养护,鼓励弟弟战胜疾病痛苦,树立生活信念。
肢体一级残疾的弟弟因长期卧床身患多种疾病,大小便失禁,长期服用药物导致病情恶化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当时,张炳兰在大江剧场洗澡堂做服务员,忙完本职工作后总是匆忙回家照顾弟弟。但屋漏偏遭连夜雨,张炳兰的女儿才5岁时,他的妻子由于长期对生活不能自理且智力如儿童的弟弟的照顾,受不了这种家庭环境,选择了离开。
在这种生活状况下,太平社区组织和领导给予他及时的关怀和照顾,帮他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尽管如此,独自支撑起这样一个家庭,所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弟弟瘫痪在床,他体谅弟弟的难处,承担起弟弟所有医治费用的同时,还悉心照料起年幼的女儿,堂堂男儿独自担负照顾女儿、护理弟弟的全部职责。大小便的清理、揉肩捶背、洗澡擦身的日常护理他都是亲自动手,为了让弟弟呼吸新鲜空气,他经常扶着弟弟到窗口边晒太阳,看看电视,怕弟弟生褥疮,他每天如一日地给弟弟按摩擦洗。他爱弟弟,只要弟弟活着,他吃苦、受累也心甘情愿。女儿长大,上学所需的所有费用,都是他通过打多份零工,省吃俭用辛苦攒起来的。
在照顾自己弟弟和女儿的同时,也以“老吾老及人之老”之心关爱帮忙有困难的邻居老人。一天,他接到邻居的求助,一位在外地工作的朋友,独居家中、八十多岁的母亲突发中风,急需送医院救治,尽管这位朋友与他平日没有往来,但他在安抚朋友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老人家中,将老人送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治疗,并垫付门诊费和押金,直到病人的亲属赶来才离开。由于救治及时,老人得以康复,目前生活完全自理。
张炳兰孝老爱亲的事迹感动着他的亲人、同事、邻里,是当之无愧的好人。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大事,但凡有他出现的地方就总有温情流露,他在平凡的生活中用真情诠释了孝老爱亲。(何曹群)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