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一品楼九品论坛官网,全国约茶资料,300一晚同城约茶

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培育 > 好人在身边 >正文

裴斌生:我在家乡种水稻,带领村民共创收

2024-04-03 15:49:26

  人物简介:裴斌生,男,37岁,牛埠镇柏杨村民兵营长。

  事迹简介:2018年开始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成立家庭农场,承包面积150亩,始终坚持全程机械化作业,带动周边种植大户改变模式,增产创收。2021年成立合作社,合作社面积约2000亩,带动柏杨村200余户增产创收,带动柏杨村贫困户21户28人增加务工收益。2022年成为芜湖市“智慧芜湖大米”生产示范基地,2023年成为芜湖市“智慧芜湖大米”千亩方生产示范基地。

  正文:

  在中国广袤的田野上,农业不仅是粮食和物资的源泉,更是承载着亿万农民希望与梦想的基石。自古以来,农业就是国家稳定和人民安康的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也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农业、智慧农业逐渐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一个普通的农业创业者,怀揣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农业科技的信仰,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

  2018年,我踏入了农业生产的领域,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农场。当时,我承包了150亩土地,面对着一片待耕耘的沃土,心中充满了既激动又紧张的情绪。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对自然的承诺,对社区的责任。因此,我下定决心,要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也为周边种植大户树立一个现代化农业的典范。

  创业初期的挑战与收获

  在创业初期,我面临着种种挑战。土地需要改良,机械需要购置和调试,还要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我记得那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星星点点才回家。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心中就充满了成就感。

  通过不懈的努力,我的家庭农场逐渐步入正轨。全程机械化作业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我开始尝试引入智能化设备,比如无人机进行田间管理,以及使用智能灌溉系统来确保作物得到最适宜的水分。

  合作社的成立与影响

  随着家庭农场的成功,我看到了更大的可能性。2021年,我成立了合作社,希望能够将我的经验和模式推广到更广阔的区域。合作社的成立不仅带动了周边种植大户的改变,还让柏杨村的200余户农户实现了增产增收。

  我特别关注那些贫困户,他们中的许多人因为缺乏技术和资金而无法改善生活。我主动邀请他们加入合作社,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教授他们现代农业技术。通过这种方式,21户28人逐渐增加了务工收益,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智慧农业的推广与示范

  2022年,我们的努力得到了认可,成为了芜湖市“智慧芜湖大米”生产示范基地。智慧农业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理念。我们通过安装传感器、使用大数据分析,实现了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控制。

  成为示范基地后,我们吸引了大量的参观和学习者。我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智慧农业,共同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合作社的成立与影响

  合作社的成立,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上的扩展,更是一个实现社会价值的平台。我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因此,我积极与村里的其他种植大户沟通,鼓励他们加入我们的行列,共同学习和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

  通过合作社,我们实现了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种植大户们开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形成了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我们一起引进了先进的种子和肥料,一起研究市场动态,一起探讨如何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和产量。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整个柏杨村的农业水平,也让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智慧农业的推广与示范

  成为“智慧芜湖大米”生产示范基地,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荣誉,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开始尝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控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后,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科学的种植决策。

  我们还引入了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用于监测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发生。通过这些高科技手段,我们能够更精确地进行田间管理,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为其他农业从业者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望未来,我计划继续扩大合作社的规模,引进更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我们能够实现农业的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通过合作社,为更多的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农业的未来是光明的,我期待着在这条道路上,与更多的人一起前行。

责任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