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中:扎根乡村学校38年,谱写一曲动人的园丁之歌
人物简介:宋建中,男,汉族,1970年9月出生,1986年参加工作,现任无为市福渡镇城东小学老师并担任大队辅导员。
事迹简介:自1986年8月参加教学工作以来,宋建中一直以满腔热情耕耘在农村中学的讲台上。他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38个春秋。38年如一日,以校为家,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栉风沐雨,用一颗赤诚之心,在这块平凡的土地上,播下了爱的种子,一颗颗幼苗在他的培育下变成了参天大树。
教书育人,情系学生
1986年,宋建中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他是一名旗手,用优秀的人格去潜移默化培育学生的品德;他是一根标杆,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去熏陶学生的心灵;他是一名园丁,践行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2018年9月,宋建中老师在长坝小学教书。学生倪东是从外地转到他班上的,刚入学时,倪东对学习的热情还不够高,经常打架,这引起了宋老师的注意,通过家访才知道他父母早年离异,自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得知此情况后,宋建中老师丝毫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和管理,立即把爱倾注在他的身上,关心他、帮助他,找他交流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宋老师耐心细致地教育下,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期末的时候,他以每学科都超过80分的优异成绩回报了宋老师。倪东的爷爷为了感谢宋老师,带着一只老母鸡和一百个鸡蛋来到学校,虽然没有多少价钱,但对于不富裕的爷爷来说却是最珍贵的了。宋老师微笑着领了爷爷的心意,物品却被他婉言谢绝了。
班上还有个学生章敬文因从小患小儿麻痹症,走路都不稳,经常被其他同学嘲笑。宋老师看到后,上厕所就背着他,下课就抱着他去操场看同学们做游戏,章敬文的家庭条件很苦,宋老师就经常给他买学习用品、买衣服,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照顾。初中毕业后,宋老师也常与他保持联系,得知该学生初中毕业想要在家中开个小店自力更生却苦于没有资金时,宋老师立即从他微薄的工资中拿出5000元,帮章敬文的小店支撑了起来。
学生郭东升患有语言残疾,由于家里条件差,无法支撑聋哑学校的学费,只好到长坝小学读书,宋老师知道后,每个月从工资中抽取200元生活费,帮助学生补充营养、减轻家庭压力,在学校宋老师总是耐心地用手势、图画教他知识,让他尽量不要落下每门课,在和其他健康学生一同考试中,每门功课还能拿到70多分,令其他老师惊叹不已。
邢怡同学是他班上的一个女学生,由于患上自闭症,从来不说话,也不与其他同学玩耍。宋建中老师就经常和她交流、谈心,课上课下多关注她。上课时多提问,多鼓励,下课鼓励其他同学主动找她玩。通过宋老师一个学期的“润物细无声”地开导教育,邢怡现在能够和同学正常交流,在班上有说有笑了,较之以前可谓判若两人。邢*怡的奶奶每每提到孩子的宋老师,总是热泪盈眶地说:宋老师真是一位好老师啊!
三十多年的工作中,宋老师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前进的脚步,他尽心尽力备好每一堂课。上课前,他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教学用书,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力求吃透教材。上课时,认真讲课,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宋老师在工作上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2018年宋老师荣获巢湖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20年荣获“无为市优秀教师”光荣称号,2021年荣获无为市“优秀少先队集体”光荣称号。
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
宋建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书育人就是我们当教师的天职,如果我平时的努力能够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那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2年9月,宋老师被派往新河小学支教。离家远了,他自己的孩子没有办法照顾,家庭的重担落在他爱人的身上。由于新河小学离家较远,宋老师上班下班两头赶,便很少顾及到自己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全校第6名一下子跌落到159名,宋老师也时常感叹自己愧对孩子、愧对家庭,但是每次看见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他说:“虽然觉得愧对家人,但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还将一如既往投入新河小学的教育事业,不留遗憾!”
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宋老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忠诚于祖国的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毕生力量。用宽阔的肩膀勇敢地担起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真正含义,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学生的一片爱心谱写出一曲动人的园丁之歌,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邢雪雯)
责任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