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新:爱岗敬业守初心 情系乡村志不改
人物简介:何成新,男,197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无为市襄安镇沈马行政村五房自然村村民。1989年起随父学医,1992年赴无为县卫生学校全日制学习两年,1995年在无为县刘渡镇卫生院从事临床诊疗两年,1998年赴铜陵市人民医院外科进修一年,2002年获得六安卫校函授班社区医学大学毕业证书。1999年至今在无为市襄安镇沈马村卫生室担任村医。
事迹简介:何成新,一直潜心于社区卫生医学的学习,在襄安镇沈马村担任村医的20多年里,一直“扎根农村、坚守初心”。何医生从未发生过一起病员投诉以及医疗事故,他经常加班到深夜,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无论接诊还是巡诊,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病人需要,随叫随到。疫情发生的两年多时间,始终服从上级安排,不避风险,参加每一次的核酸检测,还利用间隙投身到高速收费站、疫情隔离点、村口检查点值守。
正文:
村民医生是亿万农民群众的健康守护人,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村医也是乡村地区基层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他们承担着乡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何成新就是这样一位扎根基层二十余年的村医。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从医30多年,何成新的医德口碑似河水源源流长。他视解除病人痛苦为己任,把病人满意作为衡量服务的重要标准,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与感动。自1999年担任村医以来,何医生从未发生过一起病员投诉以及医疗事故,他经常加班到深夜,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无论接诊还是巡诊,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病人需要,随叫随到,在走访村民中,患者和家属对何成新个个点赞、人人褒奖。
抗击疫情,不避风险
疫情发生的两年多时间,何成新同志从未请假,始终服从上级安排,不避风险,跑遍了沈马村每一户人家,参加每一次的核酸检测,还利用间隙投身到高速收费站、疫情隔离点、村口检查点值守,由于身着防护服时间过长,导致全身皮肤产生红肿、眼膜充血。在最紧张的时期,他始终冲锋在第一线,常常因巡诊而忘了或错过三餐。2022年11月10日,何成新同志又度过了一个“战斗”的日子,晚间9点,他从最后一名村民家中出来,驾车行进在村间小道上。忽然一阵眩晕袭来,车子撞上了路边的大树,发生了车祸,额头被拉出一道长达15公分额撕裂口,被赶来的村民紧急送医,缝了10多针;第二日上午,该同志又来到村卫生室,还坚持为村民做核酸,未休息一天。
用心服务,创造感动
何成新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白衣老头”,其实他并不老,今年刚刚50岁。多年来,他总是用“爱”做事,总是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对待患者,他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在村里无论大人、小孩,都与他有着天然的亲切感。病人家属有时为了表示谢意,硬是塞给他“红包”,但何医生总是严词拒绝,毫不含糊,对困难的病患,还常常不收一分钱的诊疗费。对村上五?;?,年老体弱,手脚不方便,常年卧床不起,是何医生经年累月细心照顾,让老人生活健康体面;他们逢人便夸何医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疫情期间,村上返乡村民较多,防疫和检测工作量激增,何医生总是抱着当日事当日毕的态度,坚持上门为每一位返乡者做核酸做宣传,从不迟缓。返乡者笑着说:“到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何医生!”。
锐意创新,追求卓越
从医30多年,何医生的医术与岁月同增。日益提高的临床医疗工作要求,使何成新总是觉得知识不够用,为提高医疗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30多年来,该同志始终学习不放松,他先后自费参加了多场学习,从一位医学小白逐渐成长成为一名深得村民信任的全科医生,获得社区医学本科毕业证书,同时,他不忘在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对一些村民中的常见病可以做到妙手回春、药到病除。
多年村医的工作经历,使他尝到了工作不分日夜繁忙的苦,患者感激的甜,然而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医疗工作的满腔热情,无论多苦多累,“白衣老头”何成新总是面带微笑,以实际行动,坚守在村民健康的第一线,履行着白衣战士的神圣使命。
责任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