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生:六十多年如一日坚守,退休仍服务基层医疗
人物简介:张克生,男,194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泉塘镇建国社区人,执业医师、内科副主任医师,原无为县建国乡卫生院院长。
事迹简介:他1962年芜湖卫校毕业,分配至广德县誓节中心医院工作,1970年调动回建国乡卫生院工作,1976年9月无为县第二批赴唐山大地震医疗救援队,曾连续五次出席无为县党代会,1991年被安徽省政府授予“安徽省卫生系统劳动模范”。退休后,他创办诊所,为周边近万名村民提供医疗便利。他六十多年如一日,在医疗岗位一线默默无闻地耕耘奉献。
正文:
六十多年如一日,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着、奉献着。1983年他出任建国乡卫生院院长,当时卫生院只有几间破旧的门诊房,全部固定资产只有四千元,人员工资都难以维持。上任后,他一方面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他又积极去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医院各项工作得到有序开展,人心稳定。1986年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院医生中出现了留职停薪出去单干的现象,院内有流言说:“张院长医术高,这下有发财的机会了,要出去单干,不管乡卫生院了?!比欢词贾彰挥欣肟缥郎?,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抵制了流言。在他的带领下,1997年建国乡卫生院盖起了三层1010平方米的医疗大楼,购买了200毫安X光机、B超室,心电图室、生化设备、手术室等辅助科室,并添置了外科手术刀包、五官科手术刀包、心电监护仪、二氧化碳激光机、眼科等医疗设施,到2000年,建国乡卫生院已是一座拥有二百余万资产的科室齐全、设备先进、住房整洁、花草常青的环境,获得“花园式单位”称号。
他酷爱钻研,自芜湖卫校毕业开始,就注重学习,中西医结合,他采用的中草药塞鼻治疗急性乳腺炎取得成功,治愈疑难杂症不下两千例。特别在睑内翻矫正术方面具有一定的造诣。他曾经创造了752例手术人次无一感染的记录。同时,他注重理论研究,他的《抗利尿素变化研究》等文章得到了专家的赞赏,曾经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数篇。
张老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他常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在任院长期间,一次亳州药贩王某到医院推销药品,将1200元钱塞在他口袋中,他当即严厉地斥责对方:“我要对人民群众的健康负责,我要的是货真价实的药品”,说完当场把钱还给了对方。平时病人为了感谢他的精心治疗,利用各种方式赠钱赠物,都被他婉言谢绝了;遇到经济困难的病人,他还经常赠钱赠物。
乡卫生院大部分时间是要出诊的,不论是天寒地冻还是刮风下雨他都随叫随到。1977年1月一天深夜,外面伸手不见五指,寒气逼人,离院8里的村庄有病人请求夜诊,他二话没说一骨碌爬起,离开温暖的被窝,背起药箱跟着来人就走。走到了半路灯突然灭了,他们又一步一步地向前摸,摔倒好几次,到了患者家时他已成了一个泥人,患者家属一时感动得无法表达,直向他磕头。1996 年的一天他生病发热,但仍坚持为病人做手术,一连做了 12例睑内翻矫正术,直到中午十二点半才结束,出来时自己却晕倒在地。暑去寒来,在他的工作中,这种事情又何止一次二次呢。
他一生都热爱着医疗事业。2004年乡镇规模调整,原建国乡撤销,合并到现在的泉塘镇,建国卫生院也随之撤销。为了解决周边村民看病难的问题,退休后,经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泉塘镇建国社区创办了诊所,从而大大方便了附近村民。六十多年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接诊了无数次患者,为无数个家庭减轻了痛苦,带来了欢声笑语,附近十里八乡很多群众都慕名而来。
张克生为人朴实无华,待人真诚,和蔼可亲,是大家心目中的长者,人们都尊称他为“老先生”。他为提高当地群众的健康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医务形象,深得当地及周边群众的美誉。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张老先生现在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不知疲倦,仍然像一匹老马,怀着一颗悬壶济世之心,在振兴乡村医疗事业的大道上,跋涉着、前行着、奔跑着!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