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一品楼九品论坛官网,全国约茶资料,300一晚同城约茶

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培育 > 好人在身边 >正文

徐慧:柔肩担孝义 慈心润家风

2025-03-06 10:00:18

  人物简介徐慧,女,1986年10月14日生,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襄安镇百子行政村王南自然村村民。

  事迹简介徐慧,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侄儿智力残缺,孩子嗷嗷待哺,丈夫常年在外工作,为家庭生计奔波忙碌,她开启了一拖五的生活,她用自己的坚韧和爱,书写着一个平凡母亲的伟大故事,成为了邻里心中温暖而又闪耀的存在,让人们看到了母爱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足以战胜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正文:

  在百子村蜿蜒的乡间小路上,总能看到一个背着孩子的纤瘦身影风雨无阻地奔走。这个用柔弱肩膀撑起四代同堂大家庭的农村妇女,用十五年如一日的坚守,生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

  三代同堂显担当,孝心传承润无声。2008年,25岁的徐慧嫁入张家时,面对的是瘫痪在床的奶奶和体弱多病的公婆。丈夫张红发常年在外务工,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庭重担,全压在了这个新媳妇稚嫩的肩膀上。每天天未亮,她便开始操持全家七口人的饮食起居:给奶奶擦拭身体、帮公婆按摩关节、照料智障侄儿天天,还要兼顾刚出生的女儿苗苗。面对乡亲们“新媳妇哪受得了这种苦”的议论,她总是笑着说:“孝敬长辈、爱护家人是本分?!?/p>

  舐犊情深护残儿,慈母大爱创奇迹。当发现侄儿天天存在智力缺陷时,徐慧毅然接过抚养重任。她带着孩子辗转合肥、南京各大医院,自学康复训练知识。寒冬腊月里,她跪在冰冷的地板上,握着天天的小手千百次练习抓握;酷暑三伏天,她顶着烈日带孩子在田间认识农作物。经过十年坚持,如今16岁的天天不仅能生活自理,还能帮着照看太奶奶。村里老中医感慨:“这孩子能恢复成这样,全靠慧丫头拿命在拼!”

  孝老育幼两肩挑,美德馨香传乡里。在这个特殊的大家庭里,徐慧既是太奶奶的“专属护理员”,又是公婆的“家庭医生”,更是两个孩子的“全能妈妈”。

  2022年腊月寒冬的一个深夜,呼啸的北风裹着雪粒拍打窗棂,92岁的太奶奶不慎被门槛绊倒,左侧胯骨传来清脆的断裂声。徐慧摸着老人扭曲变形的伤处,想起多年前奶奶因褥疮离世的旧事,含泪将颤抖的太奶奶揽入怀中。凌晨三点的县医院里,她攥着“保守治疗”的诊断书,毅然将病床搬进老人房间,开启了40余天衣不解带的守候。

  为破解长期卧床的护理难题,徐慧彻夜研读《老年护理手册》,向村医请教中医理疗,独创出“五步按摩法”:每日寅时以艾草温水擦身活血,指尖蘸茶油按压足三里穴位,热盐袋敷贴伤处驱寒,辅助抬腿防止肌萎缩,最后用荞麦枕垫高患肢促循环。三九寒冬,她裹着旧棉袄跪坐床沿,每小时为老人翻身拍背,冻疮顺着药膏斑驳的手指蔓延,除夕夜仍借着手机微光修剪老人嵌甲的脚趾。当复诊医生揭开绷带,惊叹卧床月余的老人不仅未生褥疮,竟能在搀扶下靠坐时,徐慧只是轻拭老人银发:“把护理拆成百件琐事,件件做到极致便是本分?!贝巴獾谋枵凵渥懦筷兀脖咛麓膳枥锶狙纳床颊盏梅⒘?。

  徐慧用十五年光阴,在皖江之滨的农家小院浇灌出最美的文明之花。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孝老爱亲不在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在日复一日的坚守;良好家风不需华丽的宣言,只需代代相传的行动。这份流淌在血脉中的温情,正是中华美德最生动的注脚。

责任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