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琴:扎根基层七余载 甘做群众贴心人
人物简介:梅琴,女,1987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安徽省芜湖市无为人,现居住在无为市襄安镇襄安社区。
事迹简介:扎根襄安社区七年来,梅琴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书写奉献。面对独居老人徐秀兰,她化身“贴心女儿”,寒冬深夜冒雪为煤气中毒的老人买药急救。在三伏天带着仪器调解空调噪音纠纷,自费购买隔音棉化解邻里嫌隙。她的记事本里记满居民“急难愁盼”。她用行动诠释:基层工作者的温度,就藏在群众窗台上盛开的月季里,在万家灯火安宁的剪影中。
正文:
在襄安社区青砖灰瓦的老巷里,总能看到一个身着红马甲的身影穿梭其间——社区工作者梅琴扎根基层七年如一日,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难题。从孤寡老人床头的药盒到邻里纠纷的调解记录本,从暴雨夜抢修漏水的屋顶到寒冬里为困难家庭送上的棉被,她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居民的“急难愁盼”,也写就了一曲新时代基层工作者的奉献赞歌。
风雪夜里的“亲闺女”
“小梅啊,我胸口闷得慌……”去年腊月二十三夜里十点,刚准备休息的梅琴接到独居老人徐秀兰的紧急电话。顶着刺骨的寒风,她踩着结冰的路面深一脚浅一脚跑到老人家中,发现老人因忘记关闭煤气阀门导致轻微中毒。梅琴立即开窗通风,将老人扶到通风处,又冒着零下五度的严寒跑到药店买来急救药品。待老人情况稳定后,她默默将煤气管道接口处老化的胶圈更换成新买的耐压垫片,又在冰箱上贴上醒目的红色便利贴:“徐阿姨,每天用完煤气记得关总阀,我周五带荠菜饺子来看您?!?/p>
自从发现徐秀兰老人子女在外务工、长期独居的情况,梅琴的手机便24小时为老人开机。她不仅每周上门帮老人整理慢性病药盒,用不同颜色的分药器标注用药时间,还自创“平安三查法”——查煤气阀门、查电器插座、查常备药物。去年夏天暴雨季,她发现老人家阳台漏水,连夜联系物业搭建防雨棚;中秋团圆夜,她带着自己包的鲜肉月饼陪老人赏月话家常。如今在徐秀兰布满皱纹的床头柜上,端正摆放着梅琴手绘的《应急联系图》,从社区医院值班电话到附近超市配送热线,每一个数字都浸透着亲人般的关怀。
巧解千千结的“和事佬”
“梅姐,楼上王叔家的空调外机吵得孩子没法写作业!”接到居民李芳的投诉时,正值三伏天中午。梅琴顾不上吃午饭,带着温度计和分贝仪上门实测。她发现老旧小区空调支架松动导致共振,立即联系维修队加固设备,又自掏腰包给王叔家送去隔音棉?!罢馐墙值婪⒌姆朗盥潭?,您和李姐各分一半?!彼ψ虐蚜礁龉墓牡牟即旁诮0五笳诺牧诰又屑洹H旌?,当王叔主动提出承担一半维修费时,李芳反倒不好意思起来:“梅琴说得对,远亲不如近邻。”
在社区矛盾调解室,梅琴的“民情档案”里记录着每一次她完成的调解。有她帮失业单亲妈妈对接家政培训的就业协议,还有她为残疾夫妇量身定制的“微心愿”清单。居民们都说:“有梅琴在,再难的疙瘩都能解开?!?/p>
永不熄灭的"长明灯"
翻开梅琴的工作日志,扉页上工整地写着:“群众之事无小事,枝叶关情践初心。”疫情防控期间,她白天背着消毒器械爬楼消杀,晚上在帐篷里录入核酸数据。得知居家隔离的孕妇需要产检,她连夜协调开通绿色通道;发现空巢老人不会网购,她手绘图文并茂的《手机买菜指南》。
七年来,梅琴始终保持着初到社区时的热忱。当被问及为何能坚持至今,她笑着说道:“看着徐阿姨窗台上的月季开了,李大姐家的双胞胎考上重点中学,王叔的书法作品在文化站展出,这些就是最好的回报?!币鼓唤盗偈保缜旃业牡乒庖廊幻髁?,梅琴正在整理明天要走访的独居老人名单——这盏温暖的长明灯,早已成为居民心中最安心的存在。
“一盏灯照亮一条巷,一颗心温暖一座城?!泵非俚墓适旅挥芯於氐淖尘伲慈闷椒哺谖徽婪懦鲂叛龅墓饷?。她把居民的每声叹息当作冲锋号,将百姓的每张笑脸视为军功章。从青丝到白发,从朝霞到星夜,这位扎根巷陌的“红马甲”始终步履不停。如今,更多年轻人循着她的足迹走进街巷,而那盏永不熄灭的长明灯,正将奉献的光热化作春风,悄然拂过襄安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责任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