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四个起来”助力疫情防控
无为市将移风易俗宣传引导作为阻击疫情、群防群治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摒弃陋习,提升乡风文明水平。
志愿力量“聚”起来
疫情发生后,无为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0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7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农村“四会”组织力量,广泛组织老支书、老党员、老教师、乡贤人士等成立巡逻队,宣传文明新风尚,对摸排到有红白喜事的家庭,第一时间上门劝导。红庙镇组织全镇283个自然村“四会”成员近千人,走村入户,既发挥“四会”组织的职能作用,又承担起疫情防控责任。
宣传引导“活”起来
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利用村广播、小喇叭、流动宣传车、村务公开栏、微信群、一封信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倡导遵行良好乡风民风,引导群众红事缓办、白事简办,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防控风险。组织创作《抗“疫”快板》《防控知识大鼓书》《庐剧抗击疫情》等系列作品,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群众听得进、记得住。无城镇、洪巷镇、鹤毛镇聚焦重点区域、人群,利用“高科技”无人机空中巡逻喊话,快速实现区域全覆盖,做到了移风易俗宣传“全方位”“立体化”。
婚丧嫁娶“简”起来
市文明实践中心发布《疫情防控文明八条》,倡导广大群众争做移风易俗带头人,红白喜事不大办。对辖区内的各类红白喜事宴请行为进行逐一排查,建立台账,督促事主红事延办、白事简办,为疫情防控“让路”。无城镇黄闸村村民陈俊生和未婚妻商定取消婚礼宴席,不用大排场车队,新郎骑车去“接亲”;姚沟镇五洲村村民胡亮主动取消婚宴,煮碗喜面,在家成亲。截至2月底,全市停办各类宴席3646场,取消新婚仪式1028户,延迟婚期725户,丧事简办501户,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文明新风“树”起来
广大农村群众在参与中改变观念、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人居环境更优了,家家户户主动参与环境整治,铲除病毒滋生土壤,房前屋后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柴草乱堆、畜禽散养现象不见了。守望相助风尚更浓了,广大村民争做左邻右舍的守护者、贴心人,主动为隔离家庭跑腿代购,给孤寡老人、贫困户捐资送物,帮助抗“疫”战场上的医护人员、一线人员照看家人。昆山镇双河村村民鲍胜军主动请缨,连续28天为本村16户居家隔离人员义务采购生活用品。健康生活理念更深入人心了,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得到广泛宣传普及,市法律普及志愿服务支队自编自导自演15期疫情防控普法小视频,利用电视台、智慧无为APP、无为发布、文明无为等微信公众号对外展播,让拒食野生动物、“公筷行动”“光盘行动”日益成为村民自觉行动,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 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