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红庙镇:下足“四字”功夫 力促农村生活垃圾与人居环境改善有效融合
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着力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红庙镇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有序的目标,下足管、实、引、融等“四字”功夫,力促农村生活垃圾与人居环境改善融合发展工作在全镇域稳步推进。
在“管”字上下功夫,确保有人管
红庙镇根据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由镇党委副书记担任农村垃圾治理与人居环境改善融合发展工作领导组组长,并成立专门办公室,镇宣统委员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业务指导、督查,抽调镇文明办、综合执法队等相关工作人员。海云村相应成立了工作领导组,并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明确了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卫生专干。
在“实”字上下功夫,确保有事干
该镇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督查、考核和监督通报制度,并制定监督考核细则和扣分细则,每月由镇农村垃圾治理与人居环境改善融合发展办公室进行考核评分,并发工作简报和督查通报。试点村海云村切实承担起监督管理责任,建立了完善的监督考评机制和稳定长效的资金保障,明确划分出本村卫生管理责任区域,与12名环卫工人签订了劳动合同,落实管理责任,镇督促村按要求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与人居环境改善融合,村包片责任人每天进行日常检查,海云村环境卫生管理专干做好信息统计、上报、档案管理,对各包片负责人检查的结果汇总、反馈、指导环卫作业人员及时进行问题整改。
在“引”字上下功夫,确保有宣传
镇村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通过印发宣传单、微信群、广播以及上门入户宣传等方式,针对性地宣传垃圾分类、垃圾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等知识,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群众自觉落实门前三包机制,切实提高村民公共环境保洁意识。实行月调度机制,每月召开一次生活垃圾治理和人居环境工作调度会议,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对一线环卫工人和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环卫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融”字上下功夫,确保有保障
市、镇、村三级联动,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与人居环境改善两项工作有机融合,加强资金投入,2021年市、镇、村共配套25万元作为试点村海云村的工作经费,新建了5处垃圾分类亭,统一为12名环卫人员配备了新式垃圾收集车和工作服,购买新垃圾桶200个,对村庄所有垃圾桶摆放点进行了硬化处理、分类布置。同时加大对推广村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保障下划资金和配套资金的专款专用,镇村每月根据保洁人员考核评分,及时据实拨付报酬。
据悉,2022年红庙镇将以试点村海云村为工作样板,镇域8个村(社区)均高标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与人居环境改善融合发展工作,切实将红庙镇建设成整洁、有序、美丽的特色旅游名镇。(吴学琴)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