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店镇曹王村:多措并举倡导 移风易俗新风尚
曹王村位于赫店镇东南角,无开路南侧,花渡河畔,地形以圩田为主,丘陵为辅,全域面积5.28km2,20个自然村,978户,总人口3667人,耕地面积4411.5亩。近年来,曹王村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对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活跃农民文化生活,多措并举,积极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现如今,曹王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蔚然成风,节俭办事、文明办事的新风尚深入民心,文明乡风悄然渗透了曹王村的每个角落。2022年3月,曹王村被认定为2021年度芜湖市乡风文明示范村、无为市乡风文明示范村。
抓好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曹王村着力从解决广大农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道德讲堂、曹王红黑榜等形式教育群众,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实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示范引领。曹王村把村“两委”班子及党员干部的文明形象作为全村文明建设的标杆和榜样,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两委班子成员及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党员学理论、学先进经验、学模范人物事迹,带头遵守有关规定,争做乡风文明的带头人,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村民文明素质的提升,从而形成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的良好风尚,不断促进和引领村民文明素质的提升。约束规范。曹王村十分注重发挥“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等平台作用,采取“群众提、群众议、群众定”的方式,将生态文明理念、勤俭节约观念、诚信重诺品德、爱国守法理念等倡导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有关要求纳入其中,依法依规修订完善了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等例会制度,发动群众开展乡风评议,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寓教于乐。曹王村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建设了集教育、启迪为一体的村文化墙,在村干道两侧绘制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画达500多平方米,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老爱亲模范、致富先进人物等宣传教育,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爱家乡、爱集体、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同时,开展“星级文明户”“曹王好人”“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一系列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新风,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今年以来,全村评选 “文明家庭”5户,“好婆婆”6名,“好媳妇”6名,形成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曹王村村史馆
挖掘村史文化,赋能乡风文明。2021年,曹王村投入建设村史馆、农耕文化馆、红白喜事新风堂、三级养老中心、党员活动室等活动场所,对群众进行教育培训。村史馆依托原曹王村小学现有场地,对内部进行修缮改造,村史馆面积约500平方米,投入资金为80万元。村史馆通过实物、图文资料等形式,生动展现了各村历史沿革、基本村情、地理环境、资源特产、生产发展、生活演变、乡贤名人、文化艺术、改革成果和脱贫攻坚成效等,引领乡风文明,传承乡土记忆;农耕文化馆板块。镰刀、锄头、方耙、虫草采集工具……一件件充满泥土气息的实物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展示柜台内,它们均从本地农民群众家庭中收集而来,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曹王村通过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突出乡土特色,彰显田园风光,唤醒乡愁记忆,弘扬乡风文明;曹王村将原先空置的房间重新改造升级,修缮为新风堂,为全村人操办红白喜事酒席提供场所。新风堂免费使用,环境亦可媲美酒店。截至目前,曹王村新风堂操办村民红白喜事51场,节省办理酒席200多万元,节约群众礼金近50万元。新风堂在给村民带来切实便利的同时,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社会风尚更加浓厚,村民人情费用支出明显减轻,曹王村乡风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让村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志愿者在民生茶馆进行宣讲
依托志愿服务,浇灌文明之花。曹王村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吸收镇村干部、大学生、村党员、老干部、教师、模范好人、企业家、各行业骨干及社会爱心人士,成立“温情曹王”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优秀传统文化、移风易俗规范,助力曹王村乡风文明建设。播撒文明种子。针对村留守儿童节假日无序玩耍、无处活动,存在交通、溺水等风险问题,曹王村着力打造“爱心妈妈小课堂”志愿服务项目,从兴趣培育入手,在学校之外给孩子们开设“第二课堂”,设立图书阅览室、活动室,利用周六、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看书、做游戏、打乒乓球、看红色电影、趣味答题等。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和呵护,为他们的成长注入坚定的信心和勇气。截至目前,“爱心妈妈小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共开展活动20余场次。心融群众之情。针对曹王村邻里之间土地流转、邻里纠纷、老人赡养等常见矛盾,曹王村着力打造“民生茶馆”志愿服务项目,每周一、周三、周五,村“两委”干部、乡贤能人、退休老干部等轮流以志愿者的身份在“民生茶馆”和村民群众同坐一条长板凳,同喝一壶暖心茶,零距离进行对话和服务。让村民群众置身于轻松愉悦熟悉的环境中,把平时不想讲、不愿讲的问题讲出来。从点滴中搜集到社情民意,了解村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截至目前,已成功解决村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36件。涵养文明乡风。针对曹王村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少,村民文化生活匮乏、精神空虚等问题,曹王村着力打造“周末小剧场”志愿服务项目,每周六下午播放红色电影、组织文化汇演,把优良的文化传统、积极的价值追求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村民。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更是在不知不觉中助推了乡风文明建设。在“周末小剧场”影响下,曹王村文明乡风劲吹,打架斗殴的少了,互帮互学的多了;游逛赌博的少了,健身锻炼的多了;孝敬父母的多了,涌现出一批孝老爱亲、致富带头人等先进典型。
曹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有机结合推进,建设美好家园。曹王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科学推进,将乡风文明与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集中力量攻坚,提升村内环境面貌。整合村“两委”干部、保洁员、志愿者等力量,集中对村内主次干道、排水沟、绿化带、房前屋后进行拉网式清理,对房前屋后、河道、公路沿线等各种杂草杂物垃圾进行集中铲除和清运;对村内违规棚亭情况进行摸底,随后与违建者联系发放整改书,要求限期拆除。截至目前,累计投入机械车辆10余台,投入人力100多人次。累计整治辖区主干道路两侧环境卫生3.5公里,整治村内循环路两侧环境卫生8公里,清理生活垃圾11吨,清理乱搭乱建、垃圾堆、粪土堆、柴草堆4处,清理整治沟渠池塘2条,清理畜禽养殖棚圈、田间路旁等农业生产废弃物3吨,拆除违规棚亭、违规雨棚5个。(张兴宇)
责任编辑: 赵倩